【黃心蓉專欄】TO BE OR NOT TO BE:博物館藏文物的保險
國立故宮博物院在10月28日下午,由吳密察院長親上火線回答三件文物破損的相關處置,部分現場媒體對於故宮藏品沒有保險一事,...
【攝影作為評論】真正的創作發生在照片之外:廖烜榛、黃奕捷個展「燕子洞」的展場攝影
我發現這些照片並不遠離攝影的範疇,當我們說它「不攝影」,其實那只是在強調攝影語言的意義下成立。但是我們說這是一組攝影作品...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新柏林黃金週.後記二
需要能約束自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在短時間聚焦,發揮時間與空間的最大價值;需要知道怎麼照...
【圖文書與藝術史專欄】裝飾或靈感?慕夏的新藝術書籍插畫
如今人們提到慕夏(Alphonse Mucha, 1860-1939)的名字時,第一時間聯想到的都是他那竭盡裝飾能事的新...
【高森信男專欄】阿斯馬拉:來自過去的未來之城及其法西斯視角
殖民者常把殖民地作為慾望投射的場域,有時殖民地反而會被賦予重任,擔當起投射「未來」想像的對象。東非國家厄利垂亞(Erit...
【高千惠專欄】酷異追擊3:改.頭.換.面─打怪遊戲中的百搭之力
無論真實或想像,所有跨物種、跨黨派的怪奇爭戰,都會召喚一種來自自體、單性、突變、加碼繁衍出的另類勢力。這些沒有被刪除的、...
【蕭文杰專欄】失敗的文化運動:台北市老房子運動
文化資產保存最重要目的,不就是替後代子孫留下見證,保留這塊土地歷史變遷的痕跡,讓人民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嗎?為何「老房子文...
【蘭天律師專欄】創作者如何維護權益?解析「著作人格權」的內涵與實踐
著作權法為尊重藝術家之創作自由與精神權益,特別賦予「著作人格權」的保障。創作者可自行決定作品是否公開發表、問世時點,以及...
【高森信男專欄】未知世界與真實世界的雄辯術:第23屆米蘭三年展側記
在過去印象中,米蘭三年展似乎象徵著設計領域的某種標竿和風向雞。而三年展中的國際參與項目,也成為各國競相展示其軟實力的角力...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未來文明的想像:部落、社區、永續
我們講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創生,背後想像的其實就是部落價值,想重新找回人跟人的關係。「永續」是其中主軸,並以美國綠黨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