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張寶成專欄】在生物辨識與社交圖譜之外或之間:DID(去中心身分)的另類想像

【張寶成專欄】在生物辨識與社交圖譜之外或之間:DID(去中心身分)的另類想像

【Column by Zhang Bao-Cheng】Beyond or Between Biometrics and Social Graphs: An Alternative Imagination on DID (Decentralized identity)

如果無法把網路世界建構成跟現實世界一樣——即先後發生的行為、每一個行為主體皆獨一無二——那麼網路世界的獨立性最終將難以確立。簡言之,鏈上身分必須昭示一個最徹底但也最困難的東西:人格(personhood)。只有這件事情發生,我們才能真實地活在鏈上。鏈上身分如何跟行為主體對應且真正歸其所有的問題,目前被歸在「去中心身分」(Decentralized identity;簡稱DID)的範疇。
一、人格:要身分,不要分身 許多NFT藏家喜歡如此宣稱:「看一個人的收藏,就能推斷他喜歡什麼、做過什麼,因此是什麼樣的人。」 不,事實上,我們無法推斷。我們能夠推斷的只有該宣稱的前半段,即NFT持有者的品味和行為,而非後半段:身分。 看一個人的鏈上收藏,真能知道他是誰嗎?(張寶成提供) 區塊鏈漫遊者們(NFT藏家只是其中一種)很清楚,就目前的技術發展來說,象徵身分的錢包可以...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張寶成( 33篇 )

Volume DAO 共同創辦人,參與策劃台灣第一場泰卓鏈(Tezos)人工智慧 NFT 收藏展《機器會夢見 NFT 嗎?》。曾為音樂廠牌「旃陀羅唱片」(Kandala Records)負責人,與黃大旺共同發行的專輯「民國百年」,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類」榮譽賞。同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歷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