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

【薄荷薄荷】媒體除了議價之外,還有其他奪回價值的方式嗎?READr如何以Mesh打造注意力的共同體
在社交網路平台(SNS)興起的時代,「內容產製」與「入口平台」的定義範疇漸漸被打破。在過去,新聞媒體主要扮演入口平台的角...
【張寶成專欄】人工智慧與工人智慧的撞擊:Botto的最新發展
從2021年10月到2025年1月,Botto持續演化,不到四年的時間,我們見證了人工智慧的技術演變(從GAN到Stab...
【薄荷薄荷】恭喜發財,藝術家學川普發幣,是一種要飯的碗嗎?
本期專欄羅列最近的迷因幣案例,從官方逼死同人的總統級案例,到吹哨者自救發幣、開放取用運動募款,最後解析生成藝術平台fxh...
【薄荷薄荷】用葉廷皓的Netflix看中山美穗主演的情書,直到帳號失效——從一名新媒體藝術家的身後事探討數位道別的方法
長期而言,人都會死,記錄文明的電磁紀錄也會消失。嚴格來說,藝術家的腦子也只不過是比較特殊的電磁活動而已。網際網路30歲,...
【張寶成專欄】去加速:作為一種(新)媒體藝術的生成藝術
回看攝影,就算在繪畫佔主流地位的時代受到貶斥,今日也不會有人認為它缺乏藝術性;在未來,或許人工智慧生成的影像也能有豐厚的...
【張寶成專欄】一間真正開放的藝術銀行:我的社群經歷(之二)
這個銀行沒有實體空間,充其量只是一個加密錢包。雖然跟藝術世界行之有年的購藏傳統相同,但網際網路卻讓藏品不再是「收而藏之」...
【張寶成專欄】時空擴延、展覽實況與分散式策展的可能——跨國生成藝術巡展「dialog()」東京站觀察(下)
有人或許會認為同一批/件作品在不同國家巡展並非新鮮事,藝術領域行之有年,何需如此強調?這是因為數位(原生)作品和實體作品...
【張寶成專欄】在Bright Moments結束後重看日本的新興藝術組織與行動者——跨國生成藝術巡展「dialog()」東京站觀察(上)
8月12日,由日本、韓國、台灣和中國共同策畫的亞洲生成藝術展演「dialog()」東京巡迴首站順利結束。在Bright ...
【薄荷薄荷】從老屋轉生的區塊鏈民主私塾,探看落合渉悟的加密思想野望
日本民間自比為數位戰敗國,於是政府意圖在數位轉型(DX)拼搏一把,便將web3等區塊鏈、元宇宙科技列為國家政策;同時日本...
【張寶成專欄】「薄而利」與「厚而鈍」:對AI與區塊鏈的機制論反思
AI「薄而利」,只要產業還有孔隙能被資本滲透、發展效率還有提升空間,人們就會受吸引;區塊鏈「厚而鈍」,僅當遭逢危機,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