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夢迴巴黎,追憶張義雄的熱眼彩筆

臺灣前輩藝術家張義雄(1914-2016)在66歲時,遠赴神往已久的巴黎定居。此時期的畫風也因心境不同而有明顯地轉變。通...
更多

賴香伶任新北市美術館首任館長,行政法人董事長由副市長劉和然兼任

新美館首任館長賴香伶具有藝術史及博物館學專業背景,曾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上海外灘美術館創館館長及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更多

熱門人物專文

《親愛的帕索里尼》首登臺!蒂妲.史雲頓:每一次演出都在讚頌服裝的生命,還有穿著人的生命歷程
帕索里尼是二十世紀義大利最具影響力和爭議的電影導演與詩人。作品《馬太福音》和《索多瑪的一百二十天》等,在視覺和敘事上都備...
從創作者小野,到文化部長李遠:「非典型」部長的養成與挑戰
面對視覺藝術界的期待,這位非政治人物的「非典型」文化部長一方面不諱言自己對這一產業尚有許多待了解之處;而另一方面,他也從...
以物理、科技串成的因陀羅網:董承濂的精神宇宙
藝術家董承濂今夏(2024)應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YBCA)之邀舉行個展「11 to 88」,展出其長期創作計畫「八十...
生命經驗的凝結與提煉──專訪五位2024璞玉獎得主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透過繪畫比賽徵選潛力創作者,並支持其進入藝術產業。今年「璞玉獎」...
侯玉書與何孟娟談「春之培力 & 春之展望」計劃,企業贊助如何為固化的藝術環境打開新可能?
「春之藝術行政人才培力計畫」是多年來少見、從民間發生的基金會與民間協會合作的贊助計劃,它以系統性的培力計畫,不只試圖改變...
流轉的風,不變的詩意:莊普的自然觀照與探索
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第八屆「國際藝術家駐廠創作計畫」於六月發表成果,莊普在一個月的駐廠期間完成的11件作品,散佈於工廠園區...

典藏人物

臺灣攝影師黃迦獲DIOR攝影新秀獎,明年將於歐洲攝影之家舉辦個展

黃迦在創作中時常將目光聚焦在底層社會,並嘗試以共創的方式,邀請攝影對象參與創作,對現有的權力關係提出顛覆性的視角,同時探...

從藝術市場面看「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以及國際藝術界對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日益增長的興趣

文化中介組織與民間藝博會的合作、國際藝術機構對原住民族藝術的關注、商業畫廊規格化的作品保存制度,與企業看待藝術收藏與贊助...

畫廊主眼中,那「又野又雅」的藝術家許雨仁:采泥藝術林清汶談許雨仁

放下當代藝術的包袱,成就一個有意義的行動—新興糊紙與沾沾喜氣

讓一顆獅頭被視為是工藝品,並與委託方溝通創新製作的設計提案,這在當代設計與藝術產業中,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委託文化,被實踐在...

守護英風——專訪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

2010年,研究中心由蕭瓊瑞主編,出版了多達32冊的《楊英風全集》,並建置了藝術教育基金會網站,收錄了完整的作品、照片與...

給今日之你,與夢的分鏡:張立人「戰鬥之城.終」觀察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