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95耆壽謝世,平民博物館為臺灣打開世界的窗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今日上午11時17分去世,享耆壽95歲。1960年許文龍創辦臺灣第一家生產壓克力塑膠工廠,為奇美實業...
更多

如何立足「小世界」,以新方法來叩問大問題? 專訪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團隊

本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小世界」於半年多前公佈以來,我們不難感受到這將是一次與往屆不同的雙年展:並不訴諸完整的理論或是宏大的...
更多

熱門人物專文

闢出人文藝術教育的另一條路:創設七年的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為喜好人文、藝術、設計的高中生打造一個可以多元探索文化創意產業、並掌握各領域方向的正式場域,從中獲得更明確的未來方向,是...
馬凌畫廊十二載:變與不變
一提起馬凌畫廊,某種「空間感」油然而生。這「空間」既是畫廊本身經歷不同變遷與新生的物理性空間,是畫廊所在地香港所代表的典...
用極簡打造藝術普及的世界:專訪Web3藝術家Bruce(Studio Yorktown)
長期關注Tezos NFT的藏家,一定都曾在生成藝術平台fxhash上看過Bruce的作品,甚至被作品傳達的概念所吸引。...
畫中造境「光」影:臺灣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逝世,享壽83歲
臺灣知名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1941-2023),於今日(11/13)上午往生於三芝自家的海尾山居,家人、門生都隨侍在側...
伊日十年,前中後調:專訪伊日藝術計劃總監黃禹銘
回想起來,對伊日從認識、注意、引發興趣到期待,大致上有四個節點:高雄伊日、「The Shining」、王煜松個展「兩個福...
「生態系」更是一種視點轉換的操演:林人中談表演藝術的策展意識
於今年夏末結束的2023臺北藝術節,今年以「萬物運動」為主題,透過國內外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節目,引導脫離以人為主...

典藏人物

藝術與跨文化溝通:專訪藝術家林逸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總會被更新奇的東西或畫面吸引,藝術家們也得想辦法跳脫既有的模式,創造新作品來吸引人們的目光。本文邀...

韓國單色畫派泰斗朴栖甫病逝

韓國單色畫派泰斗朴栖甫(박서보,Park Seo-Bo,1931-2023),於今(14)日病逝,享耆壽92歲。被視為韓...

愛在音樂,情繫臺灣:專訪87歲國際指揮大師殷巴爾

愛、病毒、生物駭客:孫松榮專訪鄭淑麗,打造科幻新酷兒電影《UKI》

鄭淑麗表示早在2009年《UKI》故事架構就已經出現,一開始有受到美國作家葛瑞格‧貝爾的一本科幻小說《血音樂》影響,不過...

【碳權交易藝術】臺灣如何作為世界的第一步?直擊「綠色使命辦公室」的藝術產業升級藍圖

「碳權交易藝術品」很可能是臺灣藝術產業第一次真正進行交易機制的研發。而且是全球首次。然而從研發到落地實踐的過程中,卻也有...

手執畫筆的區塊鏈藝術家:專訪A-Mas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