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瀟瀟(Yan Xiao-Xiao)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托馬斯·德曼的擬造世界與時空幽靈,如何幫助我們面對真實?
回想一下,當我們第一次得知那些幾乎以假亂真的照片,無論是無人的空間、還是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色,畫面之物實際上都是由紙所構成...
朝向一座行政法人「臺南國家美術館」!六問文化部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將在3月25日正式掛牌成立,規劃兩年內完成包含近現代領域的定義及研究、場館發展規劃、典藏制度訂定...
【藝遊香港】尖沙咀:傳統與新興交匯下的藝文創意典範
據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觀察,近年香港在文化藝術的發展蓬勃,市民和旅客對文化體驗興趣日濃。貝浩登香港總監Selina...
路易絲.布爾喬亞作品中的精神景觀與情感張力:伊斯頓基金會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專訪
豪瑟沃斯香港空間將於三月推出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軟景」(Soft Landscape),與剛剛在東京森美術館結束、也於...
臺北展覽倒數!路易絲.布爾喬亞,一個離鄉女孩的修復行動
1911年生於巴黎的布爾喬亞,整個兒時都在一個逐漸分崩離析的家庭中度過,在包括險惡的戰爭、父親的乖戾與不忠、母親的病痛與...
【藝遊香港】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市場動能與文化實驗交織的當代藝脈
從上環到灣仔一線,途經身為香港商業與金融核心地帶的上環和金鐘,這一區域集中了國際頂尖拍賣行、國際畫廊等藝術市場要角,也是...
她們的藝術長跑
草間彌生和布爾喬亞都經歷了20世紀的大部分歲月、跨過千禧年來到當代社會,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這世界的普世經驗和社會價值觀...
伊斯頓基金會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 -史密斯談「軟景」:布爾喬亞作品中的精神景觀與情感張力
布爾喬亞常被形容為「最後的現代主義者」,在許多方面,她橫跨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界線。然而,她長期未受到廣泛認可的部分原...
【專題】藝遊香港
在我們為本冊專書進行採訪調研的過程中,不少深耕香港多年的藝文界重要人士,都表達了對於在地藝文生態日漸多元、豐富而健全的欣...
艾瑪.韋伯斯特,在數位時代重構自然
毋庸置疑,韋伯斯特面對的是一個全然屬於當代的課題:在數位虛擬時代,藝術家如何與真實世界相處?居住於洛杉磯的她,在地震、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