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碳權交易藝術】臺灣如何作為世界的第一步?直擊「綠色使命辦公室」的藝術產業升級藍圖
「碳權交易藝術品」很可能是臺灣藝術產業第一次真正進行交易機制的研發。而且是全球首次。然而從研發到落地實踐的過程中,卻也有...
手執畫筆的區塊鏈藝術家:專訪A-Mashiro
2022年8月,A-Mashiro在以太坊數位藝術平台SuperRare以6.49ETH的價格出售了作品《Delight...
吳漢中與徐明瀚談2023臺灣文博會「野性博物館」如何打開空總,與大型文化策展的共作轉向
2023文博會總策展人的吳漢中,與文化策展主題館「野性博物館」策展人徐明瀚,兩人的策展有著不同面向。在文博會大量增加的當...
透過電影貼近陌生生命:專訪女性影展總監羅珮嘉,談三十年的新詮釋姿態
我們如果沒有設身處地去同理,只談倡議的話,一般民眾很難理解。電影有一個功能是可以透過它看到、甚至貼近與我們完全不同的生命...
臺灣第一人!王淑鈴獲美國國務院「使館藝術計畫」獎章,總統夫人於白宮親授殊榮
來自臺灣的藝術家王淑鈴於美國時間9月13日在白宮獲頒美國國務院「使館藝術計畫」(Art in Embassies)藝術獎...
博學者的田園詩:弗蘭克.沃爾特宇宙的獨特與普世
沃爾特筆下的風景並非僅屬於安提瓜或是他所經驗的歐洲,這位自然主義者在風景畫中放入了對自然的普遍尊重。對於觀者而言,需要摒...
「平穩時期」不平靜:國美館館長陳貺怡的策略與願景
六月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接任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館長一職的消息公佈,便因其深...
新視覺主義理論藝術家郭軔辭世,享耆壽98歲
藝術家郭軔於今年(2023)8月19日辭世,享耆壽98歲。其子作家郭強生於父親郭軔的訃聞寫道,「老人家晚年仍書畫不倦,以...
頭顯之下的白恐記憶宮殿──專訪《無法離開的人》陳芯宜導演
我沒有問陳芯宜,監牢到底是什麼,於今日的她而言。但追根究柢,也許所有人類族群的口述傳訴,整段陳芯宜的創作脈絡,無論是《我...
老都開新局—南美館新館長林秋芳的三支箭:以國際活化在地、以在地活化藝術
林秋芳遞了幾本南美館歷年出版的刊物,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刊物紀載了過往藝文界對南美館「藝術活化在地」的想像。然而,從南美...
文章導覽
1
2
3
...
31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