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下的Taiwan Art】紅衣女子背後的摩登城市:李梅樹與好友在東京的同居時代
常玉《花毯上的側臥裸女》1億8,700萬港元奪魁,2023佳士得香港秋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戰報
【薄荷薄荷】防偽與公證,為何真品/珍品需要數位鑄造?淺談信任科技作為一門產業
2023故宮年度大展,攜手法國、荷蘭、日本大館開啟新視界:「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
一則超現實預言?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袁廣鳴帶來新作「日常戰爭」
NEWEST POST
從大員到臺灣,從傳統到未來
閱讀全文
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器物,天民樓珍藏13件2.6億港元,元青花梅瓶6777.5萬港元領銜
閱讀全文
醞釀朝向山與海的新史觀,探向精神與文化之根源: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溯源RamiS」
閱讀全文
以雕塑在空間與材質之間尋求的共榮——胡棟民的雕塑美學
閱讀全文
移動中的原點:陳美岑「近家者藍」的創作尋路
閱讀全文
藝術新聞
當代藝術與博物館新對話:董陽孜攜手佩特里特.哈利來與李昢,受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24年委託創作
常玉《花毯上的側臥裸女》1億8,700萬港元奪魁,2023佳士得香港秋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戰報
2023故宮年度大展,攜手法國、荷蘭、日本大館開啟新視界:「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
啟動城南邊境的藝文綠洲計畫:「慢點」─2023寶藏巖慢生活節
奈良美智《三顆星》3,675萬港元領銜成交,2023香港邦瀚斯秋拍「現代及當代藝術」戰報
一則超現實預言?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袁廣鳴帶來新作「日常戰爭」
V-Touch藝術影音頻道
典藏ARTouch專欄
【薄荷薄荷】防偽與公證,為何真品/珍品需要數位鑄造?淺談信任科技作為一門產業
【張寶成專欄】收藏就是創造:生成數位生成藝術史的Le Random
【高森信男專欄】鈔票上的美術史:那些被印在鈔票上的藝術家及名畫們
【異評專欄】台北藝博:歷史、潮流,實驗以及核心價值,而立之年的反思回顧
【圖文書與藝術史專欄】藝術潮流下的凱特.格林威
【蕭文杰專欄】李登輝故居無法進行「歷史建築」文資審議是新北市文化局錯誤作為
藝術產業新聞
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器物,天民樓珍藏13件2.6億港元,元青花梅瓶6777.5萬港元領銜
常玉《花毯上的側臥裸女》1億8,700萬港元奪魁,2023佳士得香港秋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戰報
鴻禧美術館舊藏領銜,凝聚宋代色彩美學,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亮相2023香港邦瀚斯秋拍
奈良美智《三顆星》3,675萬港元領銜成交,2023香港邦瀚斯秋拍「現代及當代藝術」戰報
與常玉《花毯上的側臥裸女》重逢
古美術精選閱讀
重探林宗毅在中國古美術收藏與戰後臺日美術史的角色:從北美館「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飛鳥畫廊相關文獻談起
環球巨眼:跨時代的梁清標書畫收藏
獨特不獨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展
藝文叢書指南
創作加入原住民族的文化元素會有什麼法律問題?認識傳統文化的智慧財產權保障
法律如何規範Midjourney、ChatGPT等AI生成的內容?行銷廣告的文案能直接使用嗎?
大雄會和沒有百寶袋的哆啦A夢繼續當朋友嗎?藤子・F・不二雄反省期的思想:哆啦A夢與大雄的「無用」、科技的失控
要做給「那個孩子」的動畫:對宮崎駿而言動畫是什麼──吉卜力成立之前的歷史
以博物館來探索城市?藝術家、策展人在城市博物館的角色
懷著款待的心意:日本茶道,與客人一心同體的精神
藝術展覽推薦
以雕塑在空間與材質之間尋求的共榮——胡棟民的雕塑美學
「我對於作品在空間的感受性有著自我的主張,作品所處的空間調性、戶外空間與植栽的關係、作品與人在空間的關係,都是我所關注的...
移動中的原點:陳美岑「近家者藍」的創作尋路
遠遊與跨疆域的全球移動顯然啟迪了陳美岑作為一個行旅者的內在思惟,在漫遊過程中與他者及異域環境交會的種種矛盾、衝擊、觀察、...
當代策展的多重跨域:策展人洪廣冀帶你看「林野:力的交界」特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林野:力的交界」特展於昨日(11/27)盛大開幕,由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洪廣冀帶領的環境史研...
2023故宮年度大展,攜手法國、荷蘭、日本大館開啟新視界:「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2023)的年度大展「無界之涯一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昨日(11/24)震撼登場。展覽從...
啟動城南邊境的藝文綠洲計畫:「慢點」─2023寶藏巖慢生活節
近年社區居民比例快速下降,甚至面臨凋零,如何延續傳統聚落「活的保存」,打造永續生活社區、串聯各群體的交流互助,儼然成為寶...
一則超現實預言?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袁廣鳴帶來新作「日常戰爭」
這次展覽的新作《日常戰爭》 與展覽名稱相同,袁廣鳴不再像《棲居如詩》侷限於模型,而是以幾乎1:1的方式重新打造了一個房間...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