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專題
千年前的文藝盛會:故宮「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
一場由北宋第一偶像蘇軾(1037-1101)所導演的西園雅集,率領黃庭堅(1045-1105)、李公麟(1049-110...
故宮百年如何被看見?甲子為軸,萬年為鑑, 專訪「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
「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專訪揭開故宮跨世紀的文化旅程。自 1925 年成立,歷經文物播遷來臺與 1965...
觀看宋版書的多種視角:策展人導賞 「皕宋—故宮宋版圖書觀止」
故宮院藏的一部宋版《北齊書》,過去幾乎沒有機會在展覽中露臉,卻是保存宋代所刻書頁最多的一部。此次展出頁面,即包含宋時原刻...
書中自有林黛玉,藏書自在求知趣:袁芳榮和他的古書收藏
袁芳榮回憶藏書生涯的緣起,約莫在1990年代。新光華商場地下室有家「百城堂」,這家書店門口玻璃櫃內擺的全是線裝古籍。袁芳...
從私人書櫃到公共資產: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
不同於單純的出版品收藏,這些物件帶著時間的痕跡:翻閱過的紙頁、修改的段落、甚至是一時興起的繪畫臨摹。它們不只是一位學者的...
得來不易的半畝方塘:「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
戰後臺灣藝術品拍賣史中,古籍文獻雖然起步不晚,但能見度始終不及書畫、瓷器與珠寶。1992 年誠品書店舉辦「第一屆台北古書...
書本裡外的鑑賞力: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
傅月庵是台灣知名出版人、作家與古書拍賣推動者,被視為藏書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自小便對書籍充滿渴望,從光華商場的淘書經驗到蒐...
歸陰──臺灣人死後的靈魂之行
俗信土地公會來陪伴亡魂走向人生另一個階段,同治年間林豪《東瀛紀事》記述戴潮春事件時,洪第被官軍擊斃,當晚二鼓(19至21...
地獄放大鏡──地藏菩薩、十王審判體系與〈地獄草紙〉
據經文所記,人死後需經過冥府十王的審判,以勸戒世人預修功德來避免地獄之苦。而時至現代,由十王組成的地獄已成為完整的體系,...
死後世界的想像:佛教中的地獄故事與圖像
佛教地獄觀經典中的「奈落」概念,到北魏麥積山、新疆克孜爾等早期石窟壁畫的地獄描繪,揭示了不同時空下的死後世界想像。隨著佛...
文章導覽
1
2
3
...
19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