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詩畫流轉的生命刻痕:八方藝術節之黃文棟個展
黃文棟個展作為八方藝術節的重要展覽之一,呈現藝術家融合東方美學與禪思的多元創作,橫跨水墨、書法、雕塑等媒材,體現他以藝術...
真實森林中的尋找與研究 那些在「紀實」邊界重思真相與想像力的創作
攝影師林多庫赫勒.索貝克瓦(Lindokuhle Sobekwa,1995-)以試圖追尋七歲時,他那在一次「交通意外」後...
書畫新辯與品牌連線 異雲書屋與思文閣的策展實驗
回歸畫廊自身品牌經營,陳維駿在異雲書屋十年經營中深刻認識到從藝術家出發的重要性:「從思考能將藝術家推到何程度,再反過來想...
當羅丹與卡拉瓦喬,成為去大阪世博的理由——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義大利館、法國館、捷克館的藝術盛宴
在202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義大利館以展出達文西手稿、米開朗基羅雕塑、卡拉瓦喬油畫,成為排隊最激烈、最難預約的熱門展館。法...
九州國立博物館開館20週年紀念特展:九州國寶─九博珍寶
九州國立博物館迎接開館20週年,推出特展「九州國寶—九博珍寶」,展出25件與九州、沖繩淵源深厚的國寶,並精選館藏中的代表...
巴別眾聲:語言、時態與邏輯弔詭處的「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
從「青鳥行動」的喧囂到社群媒體的激烈交鋒,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雜音、渴望對話的時代。C-LAB年度大展「Sounds of...
解析蘭花圖像系譜、與跨國共製的在地視野:專訪史博館「 臺灣蘭花百姿 」策展人陳奕安
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蘭花百姿」特展,正是一場回看臺灣蘭花意涵的展覽,透過植物標本、科學畫、藝術品與歷史圖像,重新爬梳蘭花...
英雄不必獨自作戰──「歡迎光臨介力屋」,介力屋的戰隊邏輯與身分流動
介力屋(Leverage Studio)成立於2020年,由一群1998至1999年、世紀末出生的藝術家與視覺研究者組成...
聲音的複數行動:國美館「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
縱使時序及社會背景都與歐洲脈絡不同,但臺灣聲音藝術發展的確在解嚴前後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在90年代也和地下刊物、小劇場、...
「We TAIWAN」在大阪世博:從文化韌性到遊戲溝通,臺灣文化外交再出擊
本次活動是文化部在國際文化交流上的一次重要嘗試,旨在透過多元形式、科技融合與獨特的臺灣韌性敘事,期待能為臺灣在國際社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