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打造一座面向國際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四大展覽揭幕!
新美館以「立基在地、面向國際」為核心使命,這次也同步推出四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
在京都國際攝影節的延伸企劃 KG+中 ,來自何方意味著什麼?劉星佑映現臺灣的當代剖面
自2013年創立以來,KG+作為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的延伸計畫,並非單純的附屬展覽,而是一個具備明...
在圖像中安排一場不可抵達的告別——「去花蓮 找 莊德樹」個展
14歲時,母親曾以一張機票將他差遣至花蓮,與在那裡出差的父親短暫相見。他至今仍記得,那是他第一次喝醉的夜晚,也是為數不多...
鄭淑麗攜手失聲祭:以訊號實驗打開聲音政治——記C-LAB「SIGNAL+」無線電藝術工作營
尤其當代藝術的創作領域,臺灣的藝術家們也鮮少以這類型的技術來進行創作。而這也是藝術家鄭淑麗「SIGNAL+ 」的發起原因...
萬象皆入畫,隨喜自成境 「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七十從心的藝術探索
敦煌藝術中心舉辦的「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呈現知名藝術史學者王德育教授的42件畫作,主題、畫風與色調豐富多變,反映其觀照...
「人性」是群體的切片——第13屆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如何共構「人性」?
當影像氾濫,社會節奏越來越快速,而逐漸被社群媒體碎片化,以及短影音吞噬之際,我們是否還能以「攝影」重新理解世界?京都國際...
一場透過幾何、哲學與雕塑的未來提問 李再鈐「穿越世代的創作」
藝術家李再鈐今年(2025)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穿越世代―李再鈐個展」,再次以獨特的幾何語彙,探索雕塑、數理與東西方哲...
解決當代重要議題,需要跨越知識共享的恐懼: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策展的幻鏡:從文化熬煮到世界建構」講座側記
2025年4月13日下午,國際知名策展人、倫敦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
攝影需要時間的瞬間——「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1990年代,隨著亞瑟・羅特斯坦(Arthur Rothstein,1915-1985)著作《紀實攝影》的中譯本於臺灣出...
穿越250年藝術演進史!「威廉.透納-崇高的迴響」特展售票在即,三大必看理由解析
如果說奇美博物館的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展開了一幅西方繪畫史的全景圖,這次泰德美術館的透納特展則透過聚焦透納這位在西方藝術史...
文章導覽
1
2
3
...
12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