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集大成,得卓然:彭康隆的花卉山水
中國繪畫史一直以來都將山水和花卉歸為兩種不同的題材,能在山水和花卉上有同等造詣者屈指可數。與前人不同的是,彭康隆將山水與...
影像的技術與死亡:許哲瑜、陳琬尹「三次哀悼練習」的兩個思考
此次展覽雖也延續和同樣的掃描團隊合作,以數位掃描建造影像場景,不過並不是為了特定角色的生命經驗來作技術使用選擇,而是技術...
台灣藝術家侯淑姿、姚瑞中、鄭亭亭赴約旦美術館展出,以攝影重新審視地緣政治邊界
「地緣政治學計畫」主要實踐於西亞及南亞地區,期待能以「文化藝術」外交突破台灣在國際的政治現實,由歐亞藝術網絡組織致力於搭...
臺灣文化如何接軌國際時尚?2023臺北時裝周秀進南投工藝設計館「民藝.時尚」特展
延續臺北時裝週的火花,近日國立工藝研究中心在文化部支持下,選在南投工藝設計館打造全新視覺「民藝.時尚-傳統工藝與表演藝術...
突破框架,搭建橋樑,查雯婷個展「十三生肖」
出生於中國,生長期間持續來往於海峽兩岸的查雯婷,目前就讀於日本東京的女子美術大學博士班。擁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她,除了在日本...
個體零件運作而生群體之美,2023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
倫敦設計雙年展(London Design Biennale)於2016年創辦,參與者以國家為單位,向全世界展出自身的文...
因陀羅網上的塵埃——關於「A Good-for-Nothing Haunted by Things:黃珮琪個展」
珮琪的展名似乎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想像,如「回聲」般的「過渡性存在」,所可能隱含的政治潛能:為諸物所擾的無用之物,如何透過...
上課囉!歡慶森美術館開館20週年的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
若人生有80年,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在我們的人生比例則佔近五分之一。縱使有許多知識已還給老師,但更多早內化成最基礎版的...
橫山書法藝術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開啟書藝百年世代對話
橫山書法藝術館為全臺首座由官方經營之書藝主題館,本次以「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展回應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主題,展...
聚散.對話.交集,「我們在此相遇」一同回望起點
由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財團法人天美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我們在此相遇」展覽,匯聚20位曾經獲選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臺灣當代藝術家...
文章導覽
1
2
3
4
...
90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