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metameta專欄】在劇場與展演之間:鄭智源《》中的導演問題
在交換機制透過傑克森的資訊傳遞模型轉化之後,「導演在『後戲劇劇場』之後的角色為何?」這個問題,或許已經變成這樣的問題:作...
斑斕中抹上一筆綠意,她始終在那裡!念我記得與重新憶起的蕭麗虹
來自香港,1976年舉家遷台定居,在90年代末期取得台灣身分證,遷徙與身分的轉變沒能影響和撼動她為「家園」認同的努力。雖...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如何關心社會而不失美學層次: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精選
在當代藝術關心社會議題的潮流中,一個經典觀點是只要藝術家能改變社會,或最少將社會問題帶到公眾眼前,那她/他的作品是不是藝...
沉默,震耳欲聾:關於「沉默之間」的歷史編纂學
與其視沉默為某種不出聲或深沉閒靜的狀態,在我看來,化作紀錄、電影、避難所、歷史碎片與觀點的它,實則更接近「可以發聲卻默不...
未完的秘密,圖稿現真章:華岡博物館「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華岡博物館首次舉辦專題特展「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其規模可觀,珍稀可貴。本次展覽是以溥...
兩代台港人政治離散下的書寫與攝影:邱永漢的《香港》與高仲明、蔡慧敏的「後時代革命」
2022年4月,從香港轉而定居台灣的高仲明,在台北學藝埕發表了最新個展「後時代革命」,本次的影像相較於《港傷》中刻意呈現...
維梅爾的心之所「相」――《窗邊讀信的少女》與塵封300餘年的邱比特
「維梅爾與17世紀荷蘭繪畫展」是繼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修復《窗邊讀信的少女》完成後的海外首度展覽。由這件鎮館之寶領...
抽象的曙光:藝術家國際高度的建構力
三位藝術家朴栖甫(Park Sri-bo, 1931-)、松谷武判(Takesada Matsutani, 1937-)...
在地藝術的文化正典變貌,宜蘭美術館展「正典與延異:宜蘭藝術家四人展的群屬轉向」
宜蘭美術館展出的「正典與延異:宜蘭藝術家四人展的群屬轉向」,由白適銘策劃,邀請四位「宜蘭」藝術家陳東元、洪東標、陳世強及...
陳澄波與他的好朋友:「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在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所捐贈的作品為基礎,並邀請學者蔣伯欣擔任學術研究,籌辦「人.間─陳澄波與畫都」特展,是嘉...
文章導覽
1
2
3
4
...
64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ARTouch 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V-Touch 藝術影音頻道
ARTbience 藝術環境音
Online Viewing Rooms 線上展廳
小典藏 Artco Kids
Critic Tic-Tac-Toe
更多典藏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De Café 典藏咖啡館
典藏 33 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