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高雄金馬賓館「塵與金」特展,藤村真 × 道川省三共譜光與重生之旅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9/28 推出年度大展「Dust and Gold 塵與金」,由日裔美籍藝術家藤村真與日本陶藝家道川...
穿越極限:徐永旭的雕塑歷程
放眼臺灣與國際藝壇,徐永旭(1955年生)的雕塑創作無論就媒材使用的透徹度、製作技術的獨特性,乃至形式與風格的創新構成而...
「民主」如何在攝影中展演?首屆TIPF台灣國際攝影節
正因為「民主」難以被單一化理解,它在本屆攝影節中的運用才格外引人思考;比起給出定論,更重要的,或許是分辨這個詞在不同語境...
墨脈傳燈,如是清涼──中正紀念堂「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
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弘一大師再傳弟子一心於臺北中正紀念堂一樓3展廳9月20日至10月6日舉辦「如是...
那些等待被再次發掘的文物 史博「 非 . 常文物 」探源
1956年,史博館開館之初限於經費窘迫,無力購藏文物,故邀請考古、建築、美術、工藝專家,以模型、造景的仿製方式,打造出敦...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張大千一共繪製有三套《大千狂塗》冊,其中二套今藏於史博館,另一套為私人收藏。這三套冊頁為1956年張大千首度歐遊期間所繪...
異雲書屋 「方外:圖寫非人」 以墨色擦染人性的痕跡
異雲書屋最新聯展「方外:圖寫非人」策展橫跨金華館與青田館,主題上從神人、佳人,到遊子、童子,以遊走在常人與非人邊界的人物...
目光與感知的轉向:「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揭示藝術場域的幕後勞動
新竹市美術館舉辦的「沉默顯影記—白盒子裡的不/可見」展覽,以「藝術的照料」為策展議題,意欲將藝術場域當中長期(被)隱藏於...
白建宇的琴聲,蕭邦的青春告白——TSO亞洲巡演序曲
1969年,一位23歲的韓國青年橫掃布梭尼國際鋼琴大賽,一舉奪下首獎。五十多年後,他的名字依然被樂迷傳頌——白建宇(Ku...
花的影像,朦朧的肉身—— 葉怡暄「性的隱喻」
黑白底片似乎除去了色彩的誘惑,葉怡暄形容,「當顏色被拿掉,你能更清晰地看見被攝物的廣闊,也能看見它的肌理。」自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