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萬象皆入畫,隨喜自成境 「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七十從心的藝術探索
敦煌藝術中心舉辦的「萬象隨喜 王德育個展」呈現知名藝術史學者王德育教授的42件畫作,主題、畫風與色調豐富多變,反映其觀照...
「人性」是群體的切片——第13屆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如何共構「人性」?
當影像氾濫,社會節奏越來越快速,而逐漸被社群媒體碎片化,以及短影音吞噬之際,我們是否還能以「攝影」重新理解世界?京都國際...
一場透過幾何、哲學與雕塑的未來提問 李再鈐「穿越世代的創作」
藝術家李再鈐今年(2025)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穿越世代―李再鈐個展」,再次以獨特的幾何語彙,探索雕塑、數理與東西方哲...
攝影需要時間的瞬間——「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1990年代,隨著亞瑟・羅特斯坦(Arthur Rothstein,1915-1985)著作《紀實攝影》的中譯本於臺灣出...
穿越250年藝術演進史!「威廉.透納-崇高的迴響」特展售票在即,三大必看理由解析
如果說奇美博物館的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展開了一幅西方繪畫史的全景圖,這次泰德美術館的透納特展則透過聚焦透納這位在西方藝術史...
江戶時代追星去:歌舞伎狂熱與役者繪
役者繪是描繪「役者」(歌舞伎演員)的浮世繪作品,不僅是藝人的肖像,更是戲劇舞臺的延伸,兼具宣傳性與收藏性。對戲迷來說,它...
追尋窮形盡相的行旅:李安榮、何堯智、黃宗偉談「李奇茂百年展」
走過動盪不安的年代,畫壇巨擘李奇茂始終維持豁達樂天的性格,豐沛且生機勃勃的創作量能至其晚年皆未枯竭。後期筆調更為凝鍊集中...
穿梭、突破是為了建立連結——貢坎「異時.相繫」尋覓理想之境
以小男孩穿梭於不同黑洞的「傳送藝術」概念,崛起於藝壇的泰國當代藝術家貢坎,現正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空間舉辦首次香港個...
當代藝術的合作路徑:協作、文化交錯與多重聲音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論壇暨展覽
而自創立以來「桃源國際藝術獎」便採不限媒材、地域的徵件制度,核心在於拓展藝術形式與文化邊界,本次入選的藝術家們年齡橫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