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觀看宋版書的多種視角:策展人導賞 「皕宋—故宮宋版圖書觀止」
故宮院藏的一部宋版《北齊書》,過去幾乎沒有機會在展覽中露臉,卻是保存宋代所刻書頁最多的一部。此次展出頁面,即包含宋時原刻...
文飾的自主性與創造自身的文飾——楊慕仁的卑南族故事
在臺灣當代藝術的版圖中,原住民藝術家以自身文化作為創作資源,逐步開拓出獨特的視覺語彙。卑南族藝術家楊慕仁正是其中的代表,...
自由自在就是女性的樣子:盧慧紋談「自由自在」如何補寫臺灣女性書藝史
「臺灣書法史上,女性在哪裡?」 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提問,更是「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策展人盧慧紋在訪談中反覆提...
虛空座標:影像與空間的交織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虛空之境:當代攝影中的領土與都市凝視」,由策展人赫法耶・蓓朵(Raphaële Bertho)與偕同...
高雄金馬賓館「塵與金」特展,藤村真 × 道川省三共譜光與重生之旅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9/28 推出年度大展「Dust and Gold 塵與金」,由日裔美籍藝術家藤村真與日本陶藝家道川...
穿越極限:徐永旭的雕塑歷程
放眼臺灣與國際藝壇,徐永旭(1955年生)的雕塑創作無論就媒材使用的透徹度、製作技術的獨特性,乃至形式與風格的創新構成而...
「民主」如何在攝影中展演?首屆TIPF台灣國際攝影節
正因為「民主」難以被單一化理解,它在本屆攝影節中的運用才格外引人思考;比起給出定論,更重要的,或許是分辨這個詞在不同語境...
墨脈傳燈,如是清涼──中正紀念堂「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
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弘一大師再傳弟子一心於臺北中正紀念堂一樓3展廳9月20日至10月6日舉辦「如是...
那些等待被再次發掘的文物 史博「 非 . 常文物 」探源
1956年,史博館開館之初限於經費窘迫,無力購藏文物,故邀請考古、建築、美術、工藝專家,以模型、造景的仿製方式,打造出敦...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張大千一共繪製有三套《大千狂塗》冊,其中二套今藏於史博館,另一套為私人收藏。這三套冊頁為1956年張大千首度歐遊期間所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