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我們是貧窮的,也永遠選擇最低的預算 ——這是我們的倫理和策略立場」 專訪梵蒂岡教廷文化教育部部長門東薩樞機
梵蒂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預算是所有國家館當中最低的,並非我們找不到其他資源,而是我們清楚明確地想要用最少的經費參加雙年展...
伊斯頓基金會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 -史密斯談「軟景」:布爾喬亞作品中的精神景觀與情感張力
布爾喬亞常被形容為「最後的現代主義者」,在許多方面,她橫跨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界線。然而,她長期未受到廣泛認可的部分原...
如何創作出既具深刻文化性、又娛樂大眾的藝術作品?法國藝術家雙人組Clédat & Petitpierre專訪
有了2017年的臺北經驗,這對藝術家組合很快接受了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展覽的邀請,與龐畢度中心一起遠距指導,並在展覽...
畫廊主眼中,那「又野又雅」的藝術家許雨仁:采泥藝術林清汶談許雨仁
在林清汶看來,許雨仁無疑將傳統/當代、本土、國際結合出了獨特樣貌。對應這樣一位到處野晃的藝術家,以自己的靈魂一面汲取古典...
守護英風——專訪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
2010年,研究中心由蕭瓊瑞主編,出版了多達32冊的《楊英風全集》,並建置了藝術教育基金會網站,收錄了完整的作品、照片與...
典藏獨家專訪故宮院長蕭宗煌:打造「全民的故宮」,公職生涯的極致回饋
今年520前夕,對於故宮院長人選,遲遲未能公布,行政院刻意降低故宮的政治敏感度,卻意外造成各界對故宮博物院更多的猜疑。蕭...
收藏一個世代的身影:收藏家龔玉葉與青春印記策展人顏娟英專訪
顏娟英認為,龔玉葉的收藏除了反映其個人品味,另一方面則是時代的投影。由於龔女士的收藏多半來自畫廊購藏,自然與當時畫廊經營...
【女子影響力】佈展產業中的女性身影,專訪燈光師阿嵐與佈展技師小個兒
展覽製作中,包含了專責展場技術規劃與執行,上至展場規劃,下至展覽親力親為的佈置,包含燈光設計、配電走線、影音技術控制等都...
黑色抽象——藝術家格蘭.里根專訪
對我而言,只要「黑人藝術家」這一稱呼不是用來界定我唯一感興趣的範圍,我不介意。我對文化有廣泛興趣,尤其是黑人文化,它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