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奇緣與雅好——郭淑珍的古蹟修復與建築收藏
若僅僅以經濟利益為考量,古蹟修復與營運的獲利能力不僅低甚且必要有著承受虧損的覺悟,古蹟的ROT事實上其真正的益處更像是一...
在歷史中找到形態,在作品中預見歷史 專訪阿爾敏.萊希畫廊創始人阿爾敏.萊希
自1989年在巴黎成立第一家畫廊的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如今已在巴黎、紐約、倫敦、布魯塞爾、上海等地坐...
隨著世界的脈動,開創充滿個人風格的藝術樣貌:前衛藝術家韓湘寧
(本文摘錄自《歷史文物》319期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駕駛墨綠色吉普車,留著一頭龐克頭,工作時隨著音樂節奏輕擺舞動,展現活...
闢出人文藝術教育的另一條路:創設七年的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為喜好人文、藝術、設計的高中生打造一個可以多元探索文化創意產業、並掌握各領域方向的正式場域,從中獲得更明確的未來方向,是...
伊日十年,前中後調:專訪伊日藝術計劃總監黃禹銘
回想起來,對伊日從認識、注意、引發興趣到期待,大致上有四個節點:高雄伊日、「The Shining」、王煜松個展「兩個福...
「生態系」更是一種視點轉換的操演:林人中談表演藝術的策展意識
於今年夏末結束的2023臺北藝術節,今年以「萬物運動」為主題,透過國內外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節目,引導脫離以人為主...
愛在音樂,情繫臺灣:專訪87歲國際指揮大師殷巴爾
87歲的殷巴爾,是當代詮釋馬勒、蕭斯塔柯維契以及布魯克納聞名的國際級指揮家,在2019年起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
從藝術向度展開「永續×環境×想像」的觀照與實踐 專訪2024「堤頂之星2.0」 藝術徵件計畫視覺類年度策展人張晴文
現已展開收件的2024「堤頂之星2.0」藝術徵件計畫,在視覺藝術類由張晴文擔任年度策展人,以「永續×環境×想像」做為策展...
頭顯之下的白恐記憶宮殿──專訪《無法離開的人》陳芯宜導演
我沒有問陳芯宜,監牢到底是什麼,於今日的她而言。但追根究柢,也許所有人類族群的口述傳訴,整段陳芯宜的創作脈絡,無論是《我...
鬆動範式、擴張場域:2023 第六屆Pulima藝術獎決選幕後
今年四組得獎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在看似日常的關照中,產生出新的張力——鬆動其他獎項視野所建構的當代藝術範疇。這些得獎作品不...
文章導覽
1
2
3
4
...
16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