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富藝斯亞洲區主席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專訪:亞洲前景仍好,隨著產業發展,在地與西方的比例將逐漸平衡
相繼宣告將擴大亞洲總部空間的三大國際拍賣行中,富藝斯(Phillips)位於西九文化區的新總部最早迎接新局,在香港巴塞爾...
重回家鄉土地 廖修平教授談「家」的印象
(本文摘錄自《歷史文物》317期封面故事)廖修平在藝術界素有「現代版畫之父」的美稱,尤以臺灣廟宇、生活器物為原型創造一系...
佳士得亞太區總裁龐智鋒專訪:亞洲市場依舊強勁 對未來謹慎樂觀
拍賣行的擴張顯然意味著對亞洲的加碼投資,但亞洲是否真能涵納這麼大量的藝術品交易?尤其,儘管2022年的數據顯示亞洲依舊在...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藝術家王榆鈞從「傾聽」談複調歷史的必要性
蔡明君認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抓出加害者是誰,或是他的身分角色是什麼,而是檢討這個不義政權做了什麼事,如何殘害人權。在...
做為花藝師要能夠識別花卉在不同階段的美:「繁花.時敘」專訪東信Azuma Makoto
時間這個東西是看不見,我選擇透過「花」這樣的要素來把這樣的概念呈現。這次「繁花.時敘」展出的作品,是將花凍結在它們最為漂...
一個神話的、跟一個當代處境的交集:鄭淑麗與東冬‧侯溫創作對談
藝術家鄭淑麗與東冬‧侯溫近期首次合作製作科技劇場《遊林驚夢:巧遇Hagay》,這次合作兩人分別初嘗試了科技、劇場的方式,...
一部科技許諾的反思童話─《迷航烏托邦》:專訪葉向林,造橋與第三條路
驅動科技發展的背後經常以商業資本主義邏輯來建構,這些科技發展式的目標多數是創造商業營利新的需求,而不一定是服務人類群體的...
【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人類、機器的相互探索——不自然的提示詞與創造力的機械性
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認為人類在思考方式、學習語言與生成解釋的能力,以及道德思考方面上,還是...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3】ATT 19 Gallery藝術總監Mook談空間經營與泰國藝術市場
Mook表示如果觀眾不理解藝術品背後真正的價值,很難形成一個成熟的藝術市場,如何經營本地觀眾其實也就是培養泰國新一代的收...
王哲雄.董小蕙藝事談話錄 「老院子」藝術創作體系之形成
藝術家董小蕙在2017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老院子.韶光.年華」個展,與藝術史學者王哲雄教授進行的師生對談。兩人以展出...
文章導覽
1
2
3
4
5
6
...
16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