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以40年博物館專業,再現故宮璀燦:蕭宗煌專訪
即將接任故宮院長的蕭宗煌,29日上午在典藏長安咖啡店,和典藏採訪團隊話家常。讓故宮再次回到國際上發光發熱,有複雜的條件,...
行政溝通能力強、與史哲同為野百合世代,王時思出任文化部政務次長
王時思認為,最高竿的國際觀光行銷,是不直接提觀光,而是以文化內容作為替代。「壯大台灣內容、建立文化自信,讓世界看到」,這...
一種媒材的無限可能:「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胡朝聖談「石宇宙STONEVERSE」
胡朝聖期待在「石宇宙」的跨領域以及多元應用的組織手法下,實踐當代藝術、城市行銷與產業串聯,也將結合更親民的行銷社群宣傳,...
如何以一檔展覽談時代的「啟蒙技術」:王俊傑×黃建宏談「狂八〇」研究的轉譯測量
「狂八〇」的展覽構成,企圖以一種去中心化的狀態,藉由檔案與田野訪談,來推測、揣摩過往時代的語境,以時代為尺對台灣的民情進...
聚焦東南亞文化多樣性,打造「個性更為豐富的藝博會」,專訪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總監楊淑茵
首屆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即將在2023年1月12日至15日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辦。作為東南亞地區迄今規模...
創建藝術市場新版圖:專訪藝博會新品牌「STAART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推手承億酒店總經理戴淑玲與策展人顏寧志
策展人顏寧志表示自己關注插畫藝術很多年了,他認為插畫核心概念是「敘述性視覺」,插畫拉丁文illustraio有「照亮、點...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以紙...
「備戰即避戰」:張乾琦、郝明義談文化人的責任感和共同想像
甫獲頒2022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殊榮,並以烏俄戰爭前線的圖文報導同時獲得「系列新聞攝影獎」肯定的影像創作者...
我們從不吝嗇耗費時間,將一件衣服琢磨好:皆川明專訪,談服飾的感性
我們希望不是只是單單minä perhonen可以永續,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運作模式,可以讓整體生態都朝永續經營的方向。而不...
資本社會的代幣模型如何走向「公益」:FAB DAO《百岳計畫》的未來社會行動
當加密貨幣面臨巨大熊市的嚴冬考驗,其實反而有一股力量更聚焦探討NFT或加密貨幣世界中基於某些善意的出發點,所創造出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