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聚焦東南亞文化多樣性,打造「個性更為豐富的藝博會」,專訪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總監楊淑茵

聚焦東南亞文化多樣性,打造「個性更為豐富的藝博會」,專訪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總監楊淑茵

Focusing on Southeast Asia’s Cultural Diversity, Creating an Art Fair with Rich Characteristics: Interview with ART SG Director Shuyin Yang

首屆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即將在2023年1月12日至15日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辦。作為東南亞地區迄今規模最盛大的藝術博覽會,發自於專注服務東南亞藏家與畫廊的籌辦前提之下,透過 ART SG 總監楊淑茵(Shuyin Yang)的訪談分享,讓外界得以理解這場藝博會在前期的規劃、定位,乃至於亞洲藝博會板塊之串連有何考量。

從 2019 年即宣布舉辦的 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開展之路一波三折,首先是原先入股的公司改變主意撤資,後又遇到全球性的 COVID-19 疫情。然而,這樣的突發變化或許也是讓主事者得以停下腳步,思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的機會。

ART SG 即將於2023年1月12日至15日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辦。(ART SG 提供)

首屆 ART SG 匯聚來自全球 30 個地區、逾 150 間畫廊之陣容。除了 GALLERIES 展區以外,還規劃有:FOCUS 展區,供畫廊呈現個展、雙人展或專題展覽的主題式展示。FUTURES 展區則致力於支持成立未滿六年的年輕畫廊或藝術家營運的藝術空間,呈現專為此次藝博會創作的內容。而 REFRAME 展區將展出參與、運用及展示數位科技實踐的畫廊,作品將涵蓋數位繪畫、動畫、沉浸式裝置、擴增(AR)或虛擬實境(VR),以及非同質化代幣(NFT)等。

在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這場可謂東南亞地區迄今規模最盛大的藝博會 ART SG 終於即將在 1 月 12 日至 15 日開展,而受到高度關注與期待。為此,典藏ARTouch 專訪藝博會總監楊淑茵(Shuyin Yang),請她分享 ART SG 在亞洲區域性博覽會百花齊放的時代,其獨特的定位與魅力為何。

ART SG 總監楊淑茵。(Photo Credit Joyce Yung, ART SG 提供)

典藏:首先恭喜展會即將展開,請先分享 ART SG 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楊淑茵(以下簡稱楊):在我就任 ART SG 藝博會總監之前,是在 Art Central Hong Kong 工作。當時我人雖然在香港,但也密切注意新加坡的發展。我時常遇到東南亞地區的藏家,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收藏也非常熱情與積極,常常願意為了參觀藝博會到處旅行。在參訪世界各地不同的藝博會後,這些藏家對於擁有一個具有歸屬感的藝術平台的渴望也越來越明確。

而在 The Art Assembly 這個包括 雪梨當代(Sydney Contemporary)印度藝博會(India Art Fair) 的區域藝博會組織聯盟下,我們認為如果有一個專注於東南亞地區的藝博會,將能串連印度與雪梨的藝術場景。地理位置而言,新加坡甚至更靠近澳洲一些,所以我認為有個東亞脈絡以外的藝博會,專注服務東南亞地區的藏家與畫廊是重要的。

而根據我先前在新加坡的 18 個月內,發現新加坡的觀眾也有不小的改變。一部分原因是新加坡優秀的防疫成績讓許多印尼人待在這裡的時間更長了,有些甚至搬來定居。新加坡一直是匯聚許多東南亞高淨值客源的地點,其優秀的醫療與金融水準一直是持續吸引人移居的原因。同時也有不少以前在中國的客戶,在過去的一年半間增加對新加坡的投資。所以我們認為,這的確是開展一個專注東南亞客戶的藝博會的好時機。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將呈現Josh Smith、Thomas Ruff、Neo Rauch、Katherine Bernhardt、Carol Bove、Oscar Murillo、Christopher Williams等七位藝術家之作。圖為Neo Rauch,《協助》(Die Handreichung),布面油畫,作品尺寸:240×120 cm、裝裱尺寸:245×125×6.5 cm,2019。(© Neo Rauch/ 德國波恩VG Bild-Kunst. 圖片由藝術家、德國艾根畫廊(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Berlin)及卓納畫廊提供)

典藏:在文化多樣性上,東南亞相對東亞又更加地複雜。而以傳遞文化方面來說,ART SG 是否有特別設計來迎合這樣的多樣性呢?

楊:當我們在各個國家推廣我們的藝博會時,會在當地設置 VIP 代表,像是雅加達、曼谷、以及越南與印度的一些城市。根據當地的藝術市場狀況做不同的調整,像是菲律賓與印尼的市場就相對成熟也具有細緻的品味。

同時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有發現,許多年輕一代藏家崛起,特別是在曼谷與菲律賓。我們試圖挖掘最有可能飛來參加藝博會的客戶。我認為東南亞的文化多樣性是一個挑戰,但也令人興奮。我們有機會呈現一個個性更為豐富的藝博會。

典藏:ART SG 是否有特別針對年輕藏家的節目或服務呢,似乎這個客群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力?

楊:我們試圖破除收藏的神秘面紗,提供一個新藏家容易入門的環境。像是 FOCUS 單元以策展形式只展示一到二位藝術家,提供觀眾了解這一到二位藝術家不同時期不同媒材的創作。而我們的 FUTURES 展區畫廊除了成立的時間較年輕,節目的呈現也可以說相當地大膽,也是許多愛冒險的年輕藏家可以關注的區域。

此外,就是我們向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取經的 New Now ,展示一萬美元以下的作品。這可以讓想要開始收藏,有預算限制的藏家有一個容易進入的起點。

德薩畫廊(DE SARTHE)展出林菁菁、馬思博、麥影彤二、張新顏、鍾慰、Richard Streitmatter-Tran等六位藝術家。林菁菁擅⻑在作品中加⼊⼿縫絲線,營造出超現實的炫麗世界,旨在用悖論的⽅式提問以觸發觀者思考和聯想。圖為《Unspoken, Unforgotten》, acrylic, silk thread, and archival pigment print on canvas, diptych, 100×100 cm, 2022。(德薩畫廊提供)

典藏:首屆 ART SG 就齊聚超過 150 家畫廊,能否談談你們的評選過程?

楊:事實上是超過 160 家。我們的評選委員其實就相當具有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包括:倫敦的 Victoria Miro,台灣的 TKG+,在曼谷、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都設有據點的 Richard Koh Fine Art,以及根據雪梨與新加坡的 Sullivan+Strumpf。Victoria Miro 作為西方藝廊代表。TKG+ 雖然是台灣的畫廊,但也代理來自東南亞的藝術家,不僅展示對此區域的興趣,也代表了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耕耘。而除了專注東南亞的畫廊,Sullivan+Strumpf 更將我們的連結拓展到澳洲。

這個組成也代表了我們關注的觀眾目標。整體而言,大約有 45% 的畫廊來自亞洲,而其他為各地區的畫廊。新加坡本地的畫廊也展現相當大的熱情。除了藍籌畫廊,我們也有專注新興與職業中期的藝術家的畫廊。無論是區域的多樣性與藝術家的名單,我想是相當均衡的。

典藏:在 COVID-19 疫情期間,許多藝博會也發展出各種持續與觀眾溝通的線上方式,像是 OVR (online viewing room) 等。請問 ART SG 有持續沿用這些方式嗎?

楊:線上持續與觀眾連結是必要的,但大家其實對 OVR 的使用體驗毀譽參半,ART SG 這屆僅提供線上目錄。因為,我認為 ART SG 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它是新加坡在全面開放後的第一個大型藝博會。所以我們更加注重帶給畫廊與觀眾的面對面體驗,我們希望觀眾不只可以體驗藝術,也可以實體地與畫廊交流。

谷公館將呈現蔣勳、韋嘉、吳俊勇、羅智信、簡翊洪等五位藝術家,帶有人性色彩的作品以面對疫後的世界。⾱嘉的《春深遇無涯》猶如進入現實與魔幻的交接,在旖旎的浮生夕照中流連徘徊。丙烯畫布,230×205 cm,2022。(谷公館提供)

典藏:我們也特別注意到,ART SG 規劃專注科技藝術的 REFRAME 單元並不只是展示 NFT,也有一些長期致力於科技藝術或是媒體藝術推廣的畫廊參加。可以談談規劃這個單元的想法嗎?

楊:在規劃這個展區時,我就想要呈現在區塊鏈技術之前的數位創作與新媒體。沒錯,許多觀眾是由區塊鏈與 NFT 開始關注起使用科技創作的作品,但是藝術家很早就使用各種科技技術創作。我記得 MoMA PS1 做過網路藝術史的展覽,有些現在活躍於 NFT 的藝術家們的早期創作就已經參加過那個展覽。當時他們使用這些媒材創作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專有的名稱來指稱。

所以當回看藝術史,藝術家一直在實驗如何使用新的媒材創作,藝術與作品也持續演化。因此我們想要不只呈現 NFT,而是區塊鏈與 NFT 可以如何藝術家的創作被使用。NFT 不是一個獨立的現象,重要的是藝術家如何使用技術創作,所以在這個區塊,也許會看到有畫廊完全沒有NFT或區塊鏈的藝術作品,但是他們思考科技在藝術中如何被使用。

典藏:最後能否請您談談對台灣畫廊的觀察呢?

楊:今年一共有七家台灣畫廊:誠品畫廊、尊彩藝術中心、耿畫廊、TKG+、谷公館、非畫廊、路由藝術,以及在台灣設有據點的白石畫廊參展。我認為台灣與東南亞的互動一直都在,也可以看到年輕一代的台灣藝術家與東南亞藝術家進行類似的實驗與共同的合作。而且台灣與東南亞的藝術家在電影製作或是錄像創作上都是非常突出的。我們今年的影像專區策展人,Jim Thompson 的總監 Gridthiya Gaweewong 就時常與台灣的機構與藝術家合作。

ART SG 也希望成為一個連接兩個區域的平台。我相信兩邊的觀眾、參展畫廊,都可以在彼此的作品中找到對話的可能。

非畫廊策劃侯玉書的「來自同時性的邀請」個展,此系列揭示他對神秘主義、心靈溝通、能量的饋贈與接受,乃至於時間坍縮成空間等主題的探索。圖為《同時性 #22》,壓克力顏料、金箔、聚酯纖維畫布,88×69 cm,2022。(非畫廊提供)

新加坡藝博會 ART SG

展期:2023.01.12-2023.01.15 (01.11為 VIP 預展)
地點: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

徐詩雨( 8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