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森信男專欄】末世的逃逸與再傳送:2025年柏林雙年展側記
如同柏林這座城市本身充滿政治性與多元文化的交織,歷屆柏林雙年展亦多以政治議題為策展核心。本屆策展人扎夏.柯拉(Zasha...
【蕭文杰專欄】士林官邸內見證漢埔通婚的墳塚建築
官方對「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的國定古蹟指定內容過於狹隘,對於官邸內曾經擁有蘭花班、營房與警犬空間、哨所、甚至是眷村,這...
【簡秀枝專欄】臺灣藝術產業困境的面對與思考
瑞銀與台北當代的贊助合約到2026年,明年停辦,是否意味著權益後延,還是提前解約,都是雙方的保密條款,外界不得而知;南港...
【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對地方美術史策展的反思:日本東京港區立鄉土歷史館「共鳴的美術」特展
港區立鄉土歷史館2025年度企劃展「歷史館收藏 共鳴的美術」,以鄉土歷史館蒐集、寄贈的館藏為中心,展示自江戶時期至近代間...
【張寶成專欄】孤掌的迴響:一則區塊鏈藝術史的溯源故事(下)
回望Fuckyea的故事,它帶給現今加密藝術家與文化實踐者許多啟示。首先,它證明區塊鏈藝術的起源並非出於商業考量,而是源...
【高森信男專欄】聖荷西藝術史散步:黃金國(El Dorado)的小日子
一般人想起中美洲便會聯想到馬雅或阿茲特克等恢弘的前哥倫布文明,然而若是抱持著「想看到金字塔」的想念來到哥斯大黎加,可能將...
【蕭文杰專欄】列冊追蹤的悲歌——北投溫泉文化財「星乃湯」死亡紀事
現行的文化資產指定與登錄制度,一般民眾的提報,增列了「列冊追蹤」制度,這個「列冊追蹤」制度有一個重大瑕疵,就是「列冊追蹤...
【影形力專欄】將至的影像回聲:2025大阪藝術博覽會「被觀看中」放映單元筆記
基於本次「被觀看中」單元的策劃與放映,我們不只回顧了日本影像藝術從1960年代至今的豐富發展歷程,更見證了影像作為媒介在...
撤銷古蹟的「花蓮王」有沒有違法?
由於文化局局長圖利事件已經在媒體鬧得「沸沸揚揚」,我個人不願意「拾人牙慧」,將媒體的新聞照抄來批評文化局。不過花蓮的文化...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二)
相較於臺灣當前各地美術館/博物館,史博館修復主體建築之後,是否更具競爭力了呢?以該館重新運營以來的現況為觀察依據,除了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