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專欄】台北當代明年不缺席,亞太藝術市場的信心延續
「台北當代」是不是末屆藝博會,從疫情發生過後就不斷有人提問。然而,「屆屆難過、屆屆過」,如今已經舉辦了六屆,相當得難能可...
【張寶成專欄】數位皮夾:去中心化身分實踐再探
數位發展部日前推行的「數位皮夾」(官方名稱為「數位憑證皮夾」),是一個以數位身分識別為核心的新型基礎建設,值得我們談談。
【薄荷薄荷】那些因保衛「因言獲罪的人」而獲罪的人們(下)
上個月我們吃了豬腳麵線,但還沒吃完,有許多甫出獄的「抗審查技術開發者」還沒介紹完,這個月繼續深入吃麵線。在上篇中,我們討...
【簡秀枝專欄】為台北當代藝博會加油打氣
近日傳出岳鴻飛將於今年五月底卸任,本屆藝博會成為他的告別之作。下一位總監是否為本地人?能否掌握臺灣各地藏家的脈絡,並熟稔...
重回藝術現場
這次過境香港、重回藝術現場,有著不同以往的感受,尤其發現與自己同個時期進入藝術圈,閱讀藝術、收藏藝術的朋友都紛紛老去,有...
物緣、佛緣、人緣
有學者認為,在多數華人的心目中,「緣份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概念,用以理解萬事、萬物的關係」。因此,除了人際間的「人緣」,用在...
李遠擔任文化部長,是文資保存大進步還是倒退嚕?
2024年末,時任文化部李遠終於召開全國文資法修法座談,其所聘專家學者的政策立場與鄭前部長任內截然不同,一般人恐怕霧裡看...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 —亟待再定位的 「國立歷史博物館」(一)
展場空間設施的規劃,只有設計師必須負責任嗎?其實不然!館方同樣責無旁貸。場館的使命宣言、未來願景、空間需要、使用設定,連...
【薄荷薄荷】那些因保衛「因言獲罪的人」而獲罪的人們(上)
本月是一個適合吃豬腳麵線的月份,許多因提倡隱私自由而落入民主國家牢獄的人士刑滿出獄。本期專欄介紹那些因開發「抗審查技術」...
【高森信男專欄】收藏家的藝術冷戰:路德維希夫妻的收藏帝國(上)再造德國
路德維希夫妻的收藏及文化政治視角,不僅企圖為戰後的德國重塑其當代藝術品味外,其在戰後藝術史中更具備另一十分特別的地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