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成專欄】孤掌的迴響:一則區塊鏈藝術史的溯源故事(下)
回望Fuckyea的故事,它帶給現今加密藝術家與文化實踐者許多啟示。首先,它證明區塊鏈藝術的起源並非出於商業考量,而是源...
【高森信男專欄】聖荷西藝術史散步:黃金國(El Dorado)的小日子
一般人想起中美洲便會聯想到馬雅或阿茲特克等恢弘的前哥倫布文明,然而若是抱持著「想看到金字塔」的想念來到哥斯大黎加,可能將...
【蕭文杰專欄】列冊追蹤的悲歌——北投溫泉文化財「星乃湯」死亡紀事
現行的文化資產指定與登錄制度,一般民眾的提報,增列了「列冊追蹤」制度,這個「列冊追蹤」制度有一個重大瑕疵,就是「列冊追蹤...
【影形力專欄】將至的影像回聲:2025大阪藝術博覽會「被觀看中」放映單元筆記
基於本次「被觀看中」單元的策劃與放映,我們不只回顧了日本影像藝術從1960年代至今的豐富發展歷程,更見證了影像作為媒介在...
撤銷古蹟的「花蓮王」有沒有違法?
由於文化局局長圖利事件已經在媒體鬧得「沸沸揚揚」,我個人不願意「拾人牙慧」,將媒體的新聞照抄來批評文化局。不過花蓮的文化...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二)
相較於臺灣當前各地美術館/博物館,史博館修復主體建築之後,是否更具競爭力了呢?以該館重新運營以來的現況為觀察依據,除了硬...
【張寶成專欄】孤掌的迴響:一則區塊鏈藝術史的溯源故事(上)
Fuckyea是網路迷因的鏈上再現,在傳統評價體系中,稱不上「高雅藝術」,但在區塊鏈語境下,這種「迷因即藝術」的觀念具有...
【薄菏薄菏專欄】NFT涼了,數位藝術家呢?
曾出版小說《遊戲自黑暗》的台灣作者李奕樵於今年五月曾公開發文表示「挺喜歡區塊鏈 NFT 這整件事」,原因在於「能百分之百...
【張寶成專欄】做以代幣:fxhash的開放格式與生成藝術新經濟
Fxhash 從去年底至今年初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機制,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平台原生代幣 $FXH、藝術家發行的藝術代幣(Ar...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透過陳澄波、藍蔭鼎與南薰造的作品,認識奈良的鹿與鹿仙貝
近期受到大阪和京都的觀光人潮影響,位於兩座城市之間的奈良,也因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與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的野生奈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