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專欄

【張寶成專欄】去加速:作為一種(新)媒體藝術的生成藝術

回看攝影,就算在繪畫佔主流地位的時代受到貶斥,今日也不會有人認為它缺乏藝術性;在未來,或許人工智慧生成的影像也能有豐厚的...
更多

【表演策展論】皇冠小劇場的「策展」實驗與啟示

臺灣現今對於「表演策展」概念的討論日益熱絡,並開始深入研究藝術總監、策展人、劇場導演、戲劇顧問與製作人之間的差異與分工,...
更多

熱門專欄

【薄荷薄荷】開放取用游擊宣言——知識無價,還是要錢,哪個好?
文明的遞進於廟堂之中進行,也於江湖之遠發生,知識的開放取用權也是如此。開放取用在網際網路與學術網絡的發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相遇在東京:關於不在臺灣的臺灣美術史故事
以臺灣與東京的關係為例,臺灣美術史的研究者認為,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臺灣受日本殖民,作為帝國首都與藝術中心的東京,成為臺...
【蕭文杰專欄】即將被「禁錮」的國定古蹟─由北門談臺灣文化資產管理的怪異現象
「北門」曾經是柯前市長大肆宣稱的「政績」,他說:北門是臺灣的國門意象,又說:「巴黎有凱旋門,臺北有北門」。但我個人認為,...
【張寶成專欄】一間真正開放的藝術銀行:我的社群經歷(之二)
這個銀行沒有實體空間,充其量只是一個加密錢包。雖然跟藝術世界行之有年的購藏傳統相同,但網際網路卻讓藏品不再是「收而藏之」...
【薄荷薄荷】以民主之名的AI自主武器,臺灣人必須買單嗎?
AI是否可以用於戰爭?對於反對稱作戰而言,應用AI是一種混合了資訊戰與現代化戰爭的手法,具有「分散」的特徵。其大幅度地降...
【高森信男專欄】舉國歡慶:藝術史中的國慶日與國旗
由於國際上多數國家的藝術家,對於愛國主義及國家慶典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也因此,各國國慶日雖然總是和當地民眾的生活經驗及記憶...

典藏ARTouch專欄

【卞卡專欄】空無時刻、自我觀看、療癒

今年八月我曾造訪在北京751藝術區的藝術家王光樂工作室,有幸提前得知王光樂的新作將與李禹煥、馬克.羅斯科雙人展於斐列茲首...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川田家族與臺灣的秘史:畫家、出版商、人權運動家與最後的「國民女演員」

以家族的角度討論藝術史,並非什麼新奇的議題,但在臺灣美術史中,仍尚待展開。追溯原因,多少與戰後臺日國境的重組,導致人流的...

【蕭文杰專欄】雕塑家黃土水作品三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早逝的黃土水,在政權丕變後,名字在臺灣社會沉寂多年,直到1970年代以後,臺灣本土意識、鄉土意識逐漸抬頭,作品才又逐漸受...

臺灣人推常玉進入藝術史

窮其一生都在創作,但深具藝術家個性的他,不諳社交、和巴黎畫商漸行漸遠,並揮霍家產。從昔日車馬輕裘、醇酒美人的浪蕩子,淪為...

【南方潛能專欄】手拉手,把大家圈在一起:森川里海藝術季的魅力所在

在地方藝術季泛濫成災的臺灣,位於花蓮豐濱鄉部落的「森川里海藝術季」有何特殊之處?又有何魅力?2021年「森山里海藝術季」...

【薄荷薄荷】我們真的保有「數位隱私」嗎?密碼龐克作為一種社會運動——讓隱私成為弱者最後的武器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種感覺:雖然科技公司的廣告常常主打隱私保護,但在使用上其實沒什麼受到保護的感覺,甚至在使用不同應用程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