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象:連結過去和未來」首次在亞洲完整公開巴斯奇亞從早期到最後創作,八年間的作品,包括從九個國家收藏的約70件繪畫和素描作品,以及對這些象徵和符號至關重要的八本藝術家筆記中的153頁內容,共計約230件作品,分11個展區,內容詳實,展示了巴斯奇亞如何實現他所開創的、對人類普遍溝通語言,進行視覺探索的「符號與象徵」。

為了擴大與在地的文化連結,策展團隊並置巴斯奇亞的作品與韓國文化遺產,創造一個東西方美學交匯、每件作品都能產生新解讀的平台,包括韓國的蔚州大谷里半球形石窟刻畫、《訓民正音解例本》、秋史金正喜的晚期書體、白南准的視頻藝術作品等,蘊含韓國文字與符號的重要文化遺產,張顯東西文化的碰撞與交流的力道,不但增加展覽重量與意涵,同時注入在地策展能力與本土文化關懷。
巴斯奇亞一生只活28歲,短暫卻強烈,在他僅僅八年的創作活動期間,構建了獨特的創作語言和象徵,在作品中融入了種族、身份、權力等根本性問題,擲地有聲,也影響深遠。

該展覽的共同策劃人有三,總策劃是「呼吸計劃」總監李智允(Jiyoon Lee)、迪特爾.布赫哈特(Dieter Buchhart)、安娜.卡里娜.霍夫鮑爾(Anna Karina Hofbauer)等,都參與了巴斯奇亞作品介紹。迪特爾.布赫哈特是巴斯奇亞作品基礎研究領域公認的世界權威專家,曾在瑞士巴塞爾的貝耶勒基金會、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機構策劃過25場以上的巴斯奇亞展覽。霍夫鮑爾是藝術史學家、策展人兼藝術評論家,廣泛研究從現代主義到當代藝術的領域。

韓國演員朴寶劍(Park Bo-gum)擔任語音導覽員,用感性而溫暖的聲音,講述巴斯奇亞的藝術故事,更具親和力與號召力,寫下跨域共製、共推的典範。
該展覽的亮點頗多,首先是20歲的巴斯奇亞創作的「從街頭到工作室」(THE STUDIO OF THE STREET)展區的代表作品《紐約,紐約,1981》。
該作品,呈現了巴斯奇亞以「SAMO」為筆名在街頭活動時期,到開始受到國際藝術界關注的轉折階段。
作品的特點,是充滿了1980年代紐約貧困、種族歧視、暴力等黑暗面與自由、創造力、能量爆發相衝突的兩面性。碎片化的圖像、重復的符號和文本既展現了城市的喧囂與緊張,也反映了巴斯奇亞所感受到的身份認同與抗爭。

在「解剖學」(ANATOMY)展區,則呈現巴斯奇亞1983年創作的傑作《肉體與精神,1982-1983》。該作品,由4個大畫面,12個畫板組成的作品,以「肉體」和「精神」為核心,把解剖學圖像,與非洲的精神象徵並置,探索生命與死亡、科學與信仰的邊界,作品中遍布骷髏、大腦、骨骼等圖像與宗教象徵,揭示了人類存在的矛盾與複雜性,引人深思。
在「尾聲」(EPILOGUE)展區,則是巴斯奇亞最後的精神自畫像之一《埃蘇,1988》。透過約魯巴神話中出現的邊界之神「埃蘇」(Exu),巴斯奇亞投射了自己,同時揭示了對死亡的直覺和身份認同的問題。
作品中央的「X」象徵著語言與文化的斷裂,周圍的香煙和「TOBACCO VICE」字樣,則象徵著奴隸貿易、殖民掠奪和工業剝削。在該件作品中,巴斯奇亞通過誇張的漫畫形象和無數隻眼睛喚起保護與反抗意識,如同邊界之神一般,把跨越規範的自己,以自畫像的形式留存下來,也讓人百感交集。

全球現代藝術策劃公司「呼吸計劃」藝術總監李智允,特別強調該展覽,從韓國語境,解讀巴斯奇亞探索的符號、語言、圖像與節奏,呼籲觀眾,仔細品評每一件展品的意涵、血淚情節,那是短命英才的靈魂篇章。韓國「中央日報」(JoongAng Ilbo)報社創刊60週年,在喜迎一甲子社慶的此時此刻,促成該展覽的舉行,也把媒體角色,與在地藝術文化的落地生根相結合,期待有機綿延,影響力無遠弗屆。另外,製作電影《寄生蟲》的Barunson E&A投資、美國駐韓大使館的支持也都是重要的助力。

9月22日下午,東大門設計廣場(DDP)博物館四樓,舉辦貴賓酒會、開幕式與座談會,來自首爾政商文化界人士齊聚,不少巴斯奇亞的鐵粉,也慕名前來,熱鬧非凡,巴斯奇亞基金會董事長大衛.斯塔克(David Stark)、巴斯奇亞的妹妹珍妮.埃里沃(Jeanine Heriveaux),以及收藏家拉里.沃什(Larry Warsh)都千里迢迢趕到首爾,出席盛會,展現最大誠意。
巴斯奇亞於1960年出生在紐約,父親是海地裔,母親是波多黎各裔。作為散居者,他自己的加勒比文化遺產和非洲裔美國人的抗爭融入作品,並在紐約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街頭將其視覺化。
特別是,巴斯奇亞從當時新興的爵士樂、嘻哈音樂以及拳擊、棒球等運動中獲取靈感,在繪畫中投射出獨特的符號,他的作品,結合了強烈的原色、抽象符號、塗鴉元素和哲學詩句,傳遞出強烈的信息,不僅涵蓋了古代阿茲特克、非洲、希臘羅馬藝術,還廣泛吸收了漫畫、廣告等現代大眾文化,以強烈的視覺代碼融合了人類的文化遺產。

2017年5月18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巴斯奇亞1982年的作品《無題》,曾以1.1049億美元成交,超越安迪.沃荷,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家之一。
屈指一算,將塗鴉,昇華為藝術的現代美術巨匠巴斯奇亞,辭世已37年,重新檢視該位街頭天才的遺作,依舊動人,縱使28歲的生命太匆匆,但熠熠輝光,證明藝術的不朽與永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