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Letting the Paper Speak, Feeling a Sense of Calm Between the Pieces: Interview with Fenko Catalysis Chamber Art Director Lino Lee on “Heterogeneous”

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以紙構築而成的山石幻境,體現出「紙」與「迴廊」空間的本質。退到作品之後,讓「紙」說話,也在無形中成為鳳嬌催化室與三位創作者不言而喻的默契。或許展覽內的某處山壁、某顆石頭,能喚醒觀眾與這片土地的回憶,開啟一場場無聲的對話,觸動存在「方寸」之間的寧靜。

化被動為主動,空間交由觀眾定義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曾因全館空調維修工程閉館整修將近一年,2018年隨著館所開放啟用,1978年由建築師高而潘所設計,貫穿美術館大廳、位於三樓的ㄇ字形迴廊空間,也從過去因為空間指向性高,須加裝隔間、假牆以增加展示面積、區隔觀展動線等布展形式中獲得解放,回歸通透、開放、流動的空間特性,並由館方重新定位為美術館內提供參觀民眾療癒身心、放鬆的所在。

為了轉化觀眾進入美術館參觀,長時間作為被動觀賞者導致「博物館疲勞」的狀態,2019年3C迴廊啟用後,北美館邀請藝術家林明弘進行限地創作。在「24/7 空間計畫」中,林明弘於線性的迴廊內搭建了幾處榻榻米木製臺座,並結合牆面上繽紛的大色塊幾何圖案,試圖探問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突破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邊界。

延伸閱讀|在美術館演一齣日常:北美館藝想迴廊「24/7」計畫,是傢俱、台座也是舞台

2019年北美館年度計畫「24/7 空間計畫」現場,利用榻榻米木製臺座、大色塊幾何圖案,引領觀眾用身體感知體驗迴廊空間。(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延續著開放、實驗性的場所精神,2020年年度計畫「接近」,由藝術家賴志盛以「接近光與風一些」為概念,在迴廊中設計高低錯落的突出懸台、借用外部自然光,改變了觀眾原先只能倚靠女兒牆探看美術館大廳的狀態,邀請觀眾站上懸台,變換不同的身體姿勢,從全新視野觀看美術館。此時,觀眾不僅是觀看的主體,也與迴廊空間一同成為被觀看的客體,模糊了藝術與建築、空間與觀眾的分野。

延伸閱讀|臨淵而行,眺向不思議之處: 「接近-賴志盛」改造北美館空間

2020年北美館年度計畫「接近」現場,觀眾站上突出懸台從全新視野觀看美術館,也與迴廊空間一同成為被觀看的客體。(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走過前兩檔年度計畫,為長期以來游移在「白盒子」與「黑盒子」光譜之間的3C迴廊,開啟了不同以往的展呈可能性:翻轉美術館以「物件」為導向的策展形式,嘗試以迴廊空間為尺度,透過藝術的參與,化被動為主動,引領觀眾用身體感知體驗迴廊空間,進而與之互動、產生連結,以自主的身體行動賦予空間意義。

以「紙」催化未知,尋找與當代的連結

在北美館與創作者的藝術實踐下,3C迴廊成為美術館探索未知可能性的展覽空間,而這種實驗精神也正與今(2022)年北美館「崎 Heterogeneous」(以下簡稱「崎」)年度計畫的策展單位「FENKO 鳳嬌催化室」(以下簡稱「鳳嬌催化室」)不謀而合。

北美館3C迴廊計畫「崎Heterogeneous」展場入口。(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8年,鳳嬌催化室從成立20多載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以下簡稱「樹火紙博物館」)醞釀而生。「樹火」與「鳳嬌」之名是為了紀念於劫機事件中遇難的陳樹火及其夫人陳賴鳳嬌。承繼父親的心願,全台首座以紙為主題的樹火紙博物館應運而生,在館長陳瑞惠的帶領下,長年致力於紙文化的教育推廣,並與陳樹火身後所留下的家族企業,如長春棉紙廠、中日特種紙廠、長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從紙的研發、產製、應用、教育推廣等各環節齊頭並進,共同耕耘台灣的紙業。

隨著科技演進與發展,當代社會對於「紙」的想像和連結日趨薄弱——紙張書寫的用途漸被電腦、手機打字所取代;印刷出版實體書的功能也被電子書與電子閱讀器迎頭趕上⋯⋯。有感於「紙」與現代人的生活逐漸脫鉤,乃至被大眾普遍認知、劃分為「傳統」範疇,現任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在母親陳瑞惠的託付下,從澳洲返台承接家業,便大力推動創立鳳嬌催化室,「希望鳳嬌可以更連結到我這個世代的人,去做到更多大家無法想到的事。畢竟大家可能會覺得紙現在的用途越來越少。」至此以後,「樹火」傳承已知,「鳳嬌」醞釀未知。

2015年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未知的質域》展覽現場,樹火紙紀念博物館以聚酯纖維研發製成的「薄纖紙」搭建戶外展覽佈景。(圖/FENKO 鳳嬌催化室提供)

在鳳嬌催化室成立之前,樹火紙博物館就曾與2015年北美館「X-site計畫」首獎《未知的質域》策展團隊合作,以聚酯纖維研發製成的「薄纖紙」搭建戶外展覽佈景,勾勒出浮動的參觀路線,透過紙材的流動性,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觀展體驗。此後,鳳嬌催化室持續參與藝術、設計、建築等領域的合作項目,如2018年與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覃康寧老師合作,運用100%紙紗製成的全新質料打造近乎零加工的服裝造型,試圖翻轉一般大眾認為紙容易破損、脆化的想法;2019年於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縫隙」一展,呈現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展示,點出紙的無所不在,甚至無所不能,「紙其實是可以保護文物、筆記,協助收藏的重要媒介,是可以用來保護珍愛事物的。」

2019年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縫隙」展覽現場,展現出紙材對於保存與修復的應用可能。(圖/FENKO 鳳嬌催化室提供)

李依耘認為,親近紙張,不只是用來書寫,而是要感受它。因此,鳳嬌催化室把握每一次與觀眾相遇的機會,以紙的本質為核心,結合企業內部的研發成果,連結不同合作單位的特色,向大眾展示紙是柔軟而強韌的,可以成為人們身上的美麗衣裳,可以用於修復保存,與藝術相輔相成。鳳嬌催化室相信,紙是與時俱進、蘊藏著無限可能的材質。

從一張紙,望見一片森林

時至今日,會特地購買紙材的客人,大多是設計師或喜歡用紙的消費者,「但通常我們接觸到的人,都是找到紙之後,馬上就要去做下一件事情,要印刷或是要再賦予它更多的內容。」現代人購買紙張的消費習慣,看在李依耘眼中相當可惜,因為對造紙的人來說,每張紙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張紙的交織都完全不一樣,經過水讓纖維因為自然晃動,而在抄網上形成一張紙。因為這樣,當你把手工紙放在光底下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好像躺在森林裡面的感覺。」光線穿透紙上經緯交錯的樹皮纖維,婆娑樹影映入眼底成像,彷彿重回紙的原鄉森林,與寧靜不期而遇。手工紙傳達給李依耘的純粹與寧靜,就此反映在鳳嬌催化室一路以來的創作追求上——挑戰在未知的空間裡,創造一個自然而然讓人靜下來的狀態。

光線穿透紙上經緯交錯的樹皮纖維,婆娑樹影映入眼底成像,彷彿重回紙的原鄉森林,與寧靜不期而遇。(圖/FENKO 鳳嬌催化室提供)

今(2022)年3C迴廊年度計畫「崎」於9月17日正式啟動,一改過往邀請個人藝術家為空間策展的形式,與樹火紙博物館雙館聯名合作,並由鳳嬌催化室負責策展執行。回想起初次場勘的情景,李依耘對3C迴廊的第一印象是那穿透大廳玻璃帷幕、縈繞迴廊各個角落的「自然光」,「當初很著迷於自然光,一直在想要怎麼修這個自然光、轉化這個光⋯⋯,也是自然光讓我看到了迴廊的安靜。」自然光始終是3C迴廊進行策展時,無可避免的限制之一,而該如何巧妙處理自然光,藉此襯托出迴廊的「安靜」,也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課題。

自然光穿透北美館大廳玻璃帷幕,縈繞在3C迴廊空間各角落。(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最初,展覽的提案構想聚焦於「紙」和「苔蘚」兩大媒材,呼應鳳嬌催化室在以「紙」為本進行創作的同時,也樂於嘗試、結合不同元素,激發新火花的階段性狀態。然而,前兩次提案卻因展覽執行、維護等實際考量未果,因此最終於3C迴廊展出的「崎」,其實是第三次的提案版本。比起以往,鳳嬌催化室通常在展場空間設計的前期階段即參與其中,故在提案、執行上相對彈性;這次與北美館的合作,面對的是竣工將近40年,在硬體上有著建築既定限制,且非傳統白盒子的迴廊空間。

從結果來看,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在鳳嬌催化室與劇場服裝設計師李育昇、台北文化財保存研究所修復師林煥盛、以及瓦豆製作總監江佶洋的聯手打造下,以紙構築而成的山石幻境,體現出「紙」與「迴廊」空間的本質。而李依耘認為本次在北美館的策展經驗,除了為自身及團隊夥伴們帶來了啟發與成長,也是鳳嬌催化室成立至今的一項里程碑,「北美館這檔展覽也算是做一個階段性的統整,回到我們起初想要做的事情。」

北美館3C迴廊「崎 Heterogeneous」開幕館長與策展團隊合影,左起依序為:劇場服裝設計師李育昇、樹火紀念紙博物館館長陳瑞惠、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鳳嬌催化室總監李依耘、台北文化財保存研究所修復師林煥盛、瓦豆製作總監江佶洋。(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翻轉既定價值、探討二元關係

鳳嬌催化室雖然持續以藝術為媒介,透過創作與跨域合作,向外界展現紙文化的活力與創新;但另一方面,企業內部依然不斷投入資源研發、推廣保存修復的專用紙材,試圖開啟台灣保存修復工作者與材料對話的可能性,「只是每次講到保存修復,大家都會覺得有點遠、很難去連結。可是透過藝術就很好連結,大家都喜歡看漂亮的東西,比較好獲得共鳴感。」於是策展團隊特地邀請林煥盛老師參與創作,將保存修復藏在展覽之中。

「山徑」展區中,以富含秩序感的長柱體,對應山壁自然皺褶的狀態,象徵文明與自然的二元關係。(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崎」的展場分為三個主題,依序是「山徑」、「飄浮之境」與「流光」。走入「山徑」,迎面即是右側高聳連綿的山壁,皺摺紙面透出迤邐光影,指引觀者前行;左側則是幾個作工精細、高下相間的長柱體兀自豎立,順著打在柱上的燈光近看,會發現長柱表面紙張在裝裱時,由右至左、從上到下相互拼貼所裸露的銜接邊線。此時,觀者可能會納悶,為何在有機的線條之中會冒出富含秩序感的長柱?其上露出的邊又是什麼⋯⋯?而這些疑問正是李依耘希望帶給觀眾的。無論觀者因為置身於自然與文明並呈的二元環境,而在過程中產生了多少疑惑,重要的是最終回歸內心的感受——它們是不是依舊帶給你寧靜的感覺、並無二致?

林煥盛以裝裱工藝製作而成的長柱體。長柱體表面紙張由右至左、從上到下相互拼貼、裸露出工整秩序的銜接邊線,引起觀眾好奇。(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第一個展區設置經過裝裱加工的長柱體,對應山壁自然皺褶的狀態,除了凸顯文明與自然的二元關係外,實則也寄託了鳳嬌催化室對於「當代」藝術,與保存修復這類「傳統」技藝彼此循環共生的期望。接續的「飄浮之境」展區,團隊將紙製岩石懸吊於展場中,營造巨石飄浮的奇異感,翻轉一般大眾對於輕與重的認知,並點出「單向思考」的侷限:既定觀念中沉重危險的岩石,若用紙去製作也能輕盈無害。而全區燈光設計也貫徹了光影相依、二元共存的概念,江佶洋採用內部投光的方式,在紙張塑形前先安裝照明裝置,經過不斷微調修正,讓光線透出紙張時,能不顯露內部結構的陰影,聚焦呈現紙張經過揉皺、撕摺後的質地與紋理。整體燈光也因應館內自然光的日夜變化,設定了兩種會自動調整燈光色溫與亮度的照明模式。

團隊將紙製岩石懸吊於「飄浮之境」展區內,營造巨石飄浮的奇異感,翻轉一般大眾對於輕與重的認知照,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創作上留白,將想像留給觀眾

劇場出身、作品多與台灣民間信仰相關,創作帶有鮮明色彩與強烈風格的李育昇,過去亦曾任職於樹火紙博物館擔任設計師,因此深諳紙張特性與服裝設計技法的他便成為本次展覽合作的不二人選。為了用紙材形塑出台灣自然地景中的岩石、苔蘚、山壁,鳳嬌催化室將家族企業世代經營、研發累積的20至30種紙材,全數提供給李育昇進行創作,於是觀眾可於岩石表面看見以近年研發的「紙紗」纖維為基底,結合各式紙材拼貼堆疊,經過染、揉、撕、摺、塑、畫、裱、曬、壓等工法塑造而成,天然多彩、彷如布料一般的多層次質感。

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經常走訪自然山林觀察取材的李育昇,也試圖將地景特徵重現於展場內,如以金黃、大地色系構成的北海岸金瓜石裸露岩層,以及經過河流淘洗、外表光滑圓潤的鵝卵石等等。習慣運用各式媒材打造華麗服裝的李育昇,選擇採用「減法」的設計方式,隱去個人痕跡,把對於空間與材質的想像留給觀眾。退到作品之後,讓「紙」說話,也在無形中成為鳳嬌催化室與三位創作者不言而喻的默契。或許展覽內的某處山壁、某顆石頭,能喚醒觀眾與這片土地的回憶,開啟一場場無聲的對話,觸動存在「方寸」之間的寧靜。

設計師李育昇以「紙紗」纖維為基底,結合各式紙材拼貼堆疊,創造岩石上天然多彩、彷如布料一般的多層次質感,將台灣自然山石地景特徵重現於展場。(圖/FENKO 鳳嬌催化室提供、汪德範攝影)

2023年,鳳嬌催化室將與北美館共同規劃「崎」展系列活動,替為期一年的展覽引入新的五感體驗,結合光線變化、聲響效果,甚至邀請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帶領觀眾用不同方式感受展覽,創造更多想像。與此同時,鳳嬌催化室也預計在2023年推出創立至今首檔文件展,透過文獻檔案與回收再利用的紙材展品,重新回顧歷年的藝文行動軌跡,以此作為階段性的統整總結,並宣吿鳳嬌催化室的華麗轉身——下個階段,鳳嬌催化室將專注投入在修復保存領域,完成創立之初的未竟之志。

延伸閱讀|在展演現場的那張「紙」:鳳嬌催化室.質材浪漫劇

週六夜間參觀時段「崎 Heterogeneous」展覽現場。(圖/FENKO 鳳嬌催化室提供、汪德範攝影)

崎 Heterogeneous

展覽期間|2022.09.17-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C迴廊

蔡昕縈(Tsai, Hsin-Ying)( 27篇 )

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關注一些不那麼藝術的議題。現任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FBIGX),同時也是【薄荷薄荷專欄】【張寶成專欄】責任編輯。信箱:singing@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