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三樓的迴廊空間,面對建築的天井,一直是美術館展覽規畫與使用上不是那麼容易利用的空間,很常成為一般參觀民眾看完展覽,放鬆閒走的空間。然,北美館在林平館長上任後,目前對於逐層空間使用上的規劃越趨聚焦,如目前北美館二樓展覽空間就經常處理藝術家回顧展,或是館方典藏品的展示。
針對三樓的迴廊空間,林平表示,三樓的迴廊空間一直不是展覽好使用的空間,很多時候北美館同仁不會特別在此規劃展覽,「最主要的原因是藝術展覽通常不喜歡被線性或是時間性的閱讀,但我認為不去定義這個空間會非常可惜。」林平與美術館團隊決定既然它是線性空間,也適度規劃數檔能發揮線性閱讀展覽特質的展示。
林平體認空間沒有好壞,只是需要人去使用它,才會產生空間與場所的精神,空間的新名稱叫做「藝想迴廊」,賦予它價值,試圖讓觀眾成為主角,讓觀眾和藝術的關係產生質變。(攝影/張玉音)
但林平也同時體認空間沒有好壞,只是需要人去使用它,才會產生空間與場所的精神,「雖然美術館是特別注重視覺展示的場域,但看完展覽也會疲憊,原本觀眾只是被動地觀賞者,有沒有可能讓他們變成空間的主角?用自己的方式影響空間和空間交流?」北美館想像一處提供觀眾放鬆的所在,具有交誼、公共性和親密性的空間,「我們給空間的新名稱叫做『藝想迴廊』,賦予它價值,試圖讓觀眾成為主角,讓觀眾和藝術的關係產生質變。」
因此藝想迴廊成立後的最新計畫「24/7」,便邀請藝術家林明弘針對迴廊空間特性與定位進行限地製作。24小時為一天、7天為一星期,「24/7」意指全天候、永無止盡時間的涵義,而此空間正是美術館嘗試突破藝術與日常生活邊界的平台。林平認為不是邀請林明弘做一個展覽,而是重新創造空間,「因為林明弘的作品始終是對空間提問,甚至是質問空間,在空間的定義去找尋空隙,在尋常的空間找到可能性。」
藝想迴廊邀請藝術家林明弘製作的最新計畫「24/7」。「24/7」意指全天候、永無止盡時間的涵義。(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明弘表示它的作品其實比較是共同創作,多數的作品都是用委託製作方式完成,都有一個對應與合作的對象,他也認為雖然這個空間以展覽空間來看是不及格,但在製作作品的過程,他反而看到該空間許多的優點,包括環繞空間天井的女兒牆,其實充滿了建築體美麗的細節。
登上三樓手扶梯,最初看到的是美術館展品的台座,是對於一種美術館與社交、休憩空間關係的提問,林明弘製作了高低不同的四到五種台座,藉以探問美術館與台座的經典關係,「這些台座是家具、戲台與藝術展示台座,上面可以擺放是藝術品、觀眾和日常生活。」
「24/7」計畫開幕中北美館館長林平與藝術家林明弘。(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線性、流動的迴廊當中,林明弘在空間設計上沒有提供特定入口及出口、開始或結束的暗示,在兩種高度抬升的榻榻米平台上佈置與牆面呼應、影射便利商店視覺配色的抱枕,並選用20世紀日美混血藝術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Akari」系列紙燈作為光源。
林明弘選用野口勇的紙燈,在空間上他認為這些造型特殊的紙燈,很像漫遊的民族,介於設計和藝術之間,也是他一直很關注的藝術家,極早便處理藝術跨界的議題,討論公共藝術、藝術和設計的邊界,「我也藉這個展覽思考,我是買他的燈來用,還是買他的燈來展?這都是我在創造這個空間的提問。」
林明弘選用選用20世紀日美混血藝術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Akari」系列紙燈作為光源,像漫遊的民族,介於設計和藝術之間。(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空間的配色是來自台灣的便利商店所使用的空間標準色,現代社會的社交空間是因為都市文化才出現,因為城市的居民需要交流,他認為台北城市很特殊的交流空間是便利商店,商店提供廁所、餐桌甚至各種寄送與繳稅服務,我也想把這個對於台北公共空間的特殊感受傳達到這次「24/7」計畫,林平也說明藝想迴廊是北美館一仰頭就會看到的空間,「這是美術館離觀眾最近的地方,需要好的藝術家來詮釋,也希望能更增添美術館經驗上更多重的體驗。」
位於北美館三樓的迴廊空間,一直是美術館展覽規畫與使用上不是那麼容易利用的空間,藉由這次「24/7」計畫,希望能更增添美術館經驗上更多重的體驗。(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