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格列佛到台北一遊,舒服地在美術館泡起澡來,法國藝術家艾蜜莉.法奕夫為臺北市立美術館現地創作的裝置作品《洗澡》(Bathing ),將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變成巨人的澡盆了!
北美館兒藝中心於10月14日起推出「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展覽,展出北美館典藏作品、台灣及法國當代藝術家的雕塑創作。其中,超現實巨型雕塑《洗澡》,是法國藝術家艾蜜莉.法奕夫運用兒藝中心U型展間的空間特性所完成的現地創作。
法奕夫觀察:
「這是一個形狀縱長、由高至低的空間,觀眾從遠處看、走近去看,看到的風景會截然不同。我希望能夠充分利用這樣的空間特性,讓作品與場景對話。」
於是她用紙漿層層包覆硬質塑膠、油氈板,加上壓克力顏料,打造出一座座肉色山丘,錯落在木質地板上的淺藍色水波紋之間;這些肉色山丘有的聳立如鼻尖、膝蓋,有不太平坦如小腹、腳背,有的形狀糾結如趾頭、毛髮,觀眾從階梯高處遠遠望去,腦中或許會浮現一幅故事畫面:
巨人將自己整個沉入澡盆,全身舒服地浸在溫暖浴水的擁抱中,只露出部分的身體,一旁牆面上的鮮豔布料,想必是他脫下的衣物吧⋯⋯
藉由物件與場景的對話,在作品的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在地面/水面上的顯現與未顯現之間,法奕夫勾引觀者的想像力延伸如畫筆,與她共同完成了《洗澡》這幅立體畫作。
創作靈感,來自與媽媽的親密時光
而法奕夫的創作靈感,來自一幅畫——那是法國畫家皮耶.波納爾 ( Pierre Bonnard )的作品《浴缸中的裸女》。
波納爾藉由描繪在浴缸中泡澡的妻子,呈現出一個奇特而明亮、光彩柔和而充滿安全感的時空,畫中的世界反映的並非現實,而是畫家心裡的感受。《洗澡》在雕塑的用色上,也閃耀著同樣柔和的波光。
「我的媽媽也是一位畫家,我是在非常小的時候,跟媽媽去看展覽時認識了這幅畫。我的媽媽收集了許多身體畫作的明信片,而我的創作中,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的主題。」
法奕夫眨了眨慧黠的雙眼:「這其實非常有意思,有一種創作上的家族傳承的味道。」
法奕夫的媽媽是畫家,爸爸是雕塑家及建築師,祖父母則是裁縫師;而法奕夫的創作面向,也橫跨織物雕塑、裝置藝術、表演藝術及時尚產業。她擅長使用柔軟、可觸摸的紡織品作為媒材,雕塑出巨大的乳房、血管、眼球、大腦、心臟……等器官部位,讓觀眾在與之互動的過程中,體會到「生命」這種「活著的事物」持續變形、適應及對環境做出反應的有機性。
雕塑一座身體遊樂場,用超現實觸碰真實
大多數的藝術品禁止觸碰,但法奕夫的雕塑創作擁抱觀眾。2022年她與編舞家合作的《Le Petit B》,是一齣為年幼孩子設計的沉浸式演出,舞者與巨大柔軟的乳房雕塑共舞、遊戲,在其上跳躍、翻滾,法奕夫透過這樣的互動畫面與觀眾相互提問:
「直觀來看,孩子與母親的乳房本來就是很親密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親餵是女性可以自主決定的選擇,還是做為母親無可逃避的天職與義務?將乳房雕塑成一個物件,是不是在反思這個社會對女性胸部的物化?這樣的解釋當然也沒有錯。」
雕塑是360度的立面,法奕夫指出,觀看作品的角度有非常多種,儘管如此,沉重絕非她創作的初衷。「我並沒有要透過作品來教育觀眾什麼,我只是想呈現出身體的樣貌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可能性,以展示為目的、經過美化的身體,並不是唯一的答案,也不是真實的身體。」
而洗澡,是每個人一天中褪去社會化的包裝、與自己坦誠相見的時刻,在親子關係中,也是爸爸媽媽帶領孩子真實認識自己身體的互動時光。法奕夫希望《洗澡》這座巨大的身體雕塑是遊樂場般的存在,能孩子盡情地爬上爬下、和身體玩遊戲。為此,她特別捨棄擅長的軟質雕塑,挑戰過往不曾嘗試的硬質媒材。
與孩子一起,和身體玩遊戲
「和身體玩遊戲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一開始是跟媽媽連在一起的,藉由和身體玩遊戲,孩子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手在哪裡、腳在哪裡,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來探索世界——這是孩子認識自己、從母體獨立出來的重要過程。」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洗澡》邀請的遊戲對象不只是孩子,也包括大人。
「孩子看待創作的眼光是很開放的。除了孩子,我相信大人看到這個作品心裡也會有些蠢蠢欲動」,法奕夫想對爸爸媽媽們說:
「不要擔心、不要壓抑,歡迎你加入孩子,一起來爬上爬下,和身體玩遊戲!」
「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
展期|2023/10/14 – 2024/02/25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