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物仔Sńg mih-á 」物件劇場特展即日起至115年6月28日在台北偶戲館盛大展出。今年不只「耍尪仔(Sńg ang-á)」,邀大家來「耍物仔(Sńg mih-á)」邊玩邊認識來自歐洲的「物件劇場」!

本檔展名為「耍物仔 Sńg mih-á」物件劇場特展,以台語「耍(sńg)」意指玩、遊戲,與「物仔(mih-á)」小東西的意思。表演者透過遊戲般的方式與物件互動,發掘其物性特質,從觀察、擺放、排列中發展出敘事情節。如孩童玩耍般,與物件進行對話,每一個動作,既是對物件的提問,也是感受它回應的過程。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正因貼近人們生活經驗,從而觸發觀眾深層的情感投射與記憶連結。就好像每個人童年遊戲中把玩物件、模擬情境的「扮家家酒」經驗。
本展旨在探尋「物件劇場」各種可能的面貌與發展脈絡,不侷限於定義中,而是回到創作現場,從創作者與其使用媒材之間的關係出發,探索物件如何成為情感與敘事的核心。

原來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物件,不只是表演的道具,更能成為表演的行動者與情節的推動者。正因這些物件來自於觀眾的日常經驗,其所承載的情緒張力與象徵意義,能引發熟悉的共鳴感,進一步理解創作者所欲傳達的意念。
「物件劇場Object Theatre」源自1980年代法國,在歐洲國家持續發展迄今,台北偶戲館這次邀請來自法國、比利時、德國、美國、西班牙、捷克等八個國家重要的物件劇場劇團參與展出,帶領臺灣觀眾一窺歐洲原汁原味的物件劇場發展。

他強調演員與物件之間的即興對話,並致力於發展物件作為敘事主體的表演語言。曾這樣形容物件劇場的誕生:「1970年代末起,一批藝術探險者踏入尚未命名的領域—物件。有些人迷失其中,有些人則挖掘出三塊碎片:《Small Suicides 》,成為我們迄今最清晰的物件劇場證據。」
此外,在臺灣擁有豐富物件演出經驗的飛人集社劇團,與當代物件創作的囝仔人劇團亦一同參與展出,呈現臺灣物件創作者的發展軌跡。呼應「物件」概念承繼來自20世紀視覺藝術現成物概念,特別邀請高重黎藝術家參與展覽。

童年遊戲中把玩物件、模擬情境的「扮家家酒」經驗,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建立世界感知的重要起點,透過模仿與角色扮演,學習如何在所處的各樣環境中與人相處,從中建構敘事能力與關係意識。沉浸在家家酒的片刻,像是表演者也是說故事的人。

透過「拾撿、組合與拼裝」開創創作風格,並強調「遊戲精神」作為持續創作的方法論:玩、重玩、學習新玩法、永遠在過程中探索。
這樣的遊戲精神,正與物件劇場的表演者彼此呼應,透過想像、投射與敘述,將平凡的物件成為情節與情感的載體。因此,此次展覽不意圖對「物件劇場」下絕對的定義,而是開放一個觀看、想像與創造的實驗場域,邀請觀眾重新感知生活物件的可能性,重新看見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在物件與記憶之間,展開自己與「物件本質」的探索、想像與發現。

兩位藝術家自小便相信物件有靈魂,無法輕易丟棄舊物。將對過度生產與消費的質疑化為創作動力,持續回收與保存這些帶有痕跡的物件,並將它們轉化為細膩幽默、充滿想像的劇場語言。
本次特展是臺灣首度以物件劇場為核心的展覽,不僅匯聚國內外創作者,激盪跨文化交流與共創能量,展覽為期近11個月,亦將策畫一系列觀眾與創作者參與的公眾活動,今年度搭配台北偶戲館首創「Taipei Puppet Fest」8月表演節目與下半年帶狀性公眾活動,包含表演、工作坊、新書發表等活動將陸續推出。

「耍物仔Sńg mih-á 」物件劇場特展
- 展期|114年7月25日至115年6月28日(逢週一休館)
- 地點|台北偶戲館 (台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5段99號)
-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台北偶戲館
- 詳細活動辦法及報名資訊請關注台北偶戲館官方網站(pact.taipei)或追蹤台北偶戲館Facebook及Instagram專頁(@puppetry_taipei)。

延伸閱讀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14.偶跟你想的不一樣!台北偶戲館 Puppetry Art Center of Taipei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