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
百年後的臺灣,今年就有三檔從不同面向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都為今年的藝術現場帶來截然不同的陰性視野。也因應這個現場,其他...
整個課程設計,由觀察到體感、由封閉空間到半開放式空間、由單人到雙人協作再到全體共創,除了增加活動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之外,也...
展覽落幕之際,館方也同步正式宣告,2026年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李亦凡代表參展。提名委員會指出:「李亦...
「2024臺北美術獎」首獎由邱子晏以探究歷史與記憶交互辯證的《曼德拉記憶》獲得;5組優選獎得主包括何彥諺、林彥翔、梁廷毓...
百年前抽象藝術的問世,使觀眾得以徜徉於浩瀚的藝術想像之中,以更為個人的主觀視角去體會、理解一幅抽象作品。這樣的藝術欣賞方...
此次「飛地」展覽更加不那麼明確地祭出「女性」或「女性主義」的大旗,或許試圖更接近的是某種「女性藝術」的本質,其中的重要的...
CIT24國際策展論壇時隔五年再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吸引國內外策展人共襄盛舉。本屆論壇主題為「演變的風景—『危機即轉...
「膠彩」這個誕生於1970年代的「台灣的發明」,在現今「重建台灣藝術史」的熱潮之後,許多日治時期的相關作品,也躍入觀者眼...
美術館館長們如何在體制的限制與可能性之間找到平衡?在本次專題中,我們採訪了多位現任與曾任職於公立或行政法人美術館 的館長...
在這全新的藝術環境風景中,關於美術館的人力資源結構與館舍發展方向的再討論,也再次成為了當下必要關注的課題,而「館長」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