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樺(Jing-Hua, Lee)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劃、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

儘管「地址不再有效」,但我們早已抵達──淺談劉星佑個展「纏耽?還愚?」
劉星佑的個展「纏耽?還愚?」是其橫跨15年的「我的父親母親」攝影計畫之階段總結。展覽名稱中的「纏耽」(糾纏失誤)與「還愚...
如何成為「臺灣人」的樣子?一篇看懂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黑水」
睽違3年,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第9屆「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今(15)日於國美館辦理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
在日惹重探身體與萬物的連結 第18屆日惹雙年展「KAWRUH: Tanah Lelaku」的具身經驗
日惹雙年展被戲稱為「全世界最混亂的雙年展」,然而這種「混亂」並非缺陷,而是試圖去殖民方法論的特徵。「混亂」迫使所有參與者...
在「正常化」之後,「酷兒」還能有什麼樣的身影?女影2025「破風景」
十月,彩虹旗再次佔領街頭,同志遊行展現了「可見性政治」的力量,使酷兒群體得以在公共空間被看見並被制度承認,推動了重要的社...
從科技探索的跨維弧線,北藝新媒系在林茲電子藝術節的三年策展路徑
北藝新媒系自2023至2025年連續三年受邀參與林茲電子藝術節,逐步建構出一條跨年度的策展與藝術創作敘事,從展覽強調臺灣...
【Art Toys】何謂「Art Toys」? 反叛,潛伏,流竄─Art Toys的崛起與變奏
隨著Art Toys從次文化圈步入大眾視野,再來到拍賣場,其多元的風格與形式,往往也使其定義與文化脈絡變得模糊。而要理解...
當全球藝術市場趨緩,印尼會是新解方嗎?2025雅加達藝博釋放的新訊號
2025年雅加達藝術博覽會於10月3日至5日在雅加達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集結16國75家畫廊,成為東南亞的重要盛會。當全球...
自由自在就是女性的樣子:盧慧紋談「自由自在」如何補寫臺灣女性書藝史
「臺灣書法史上,女性在哪裡?」 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提問,更是「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策展人盧慧紋在訪談中反覆提...
【潛影之地】失落的未來幽靈:「夢核」、「閾限空間」與「後室」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在21世紀的數位景觀中,一種奇特的集體情緒正在蔓延。它透過螢幕滲透而出,呈現為一種混合著懷舊、迷失方向感與詭異舒適感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