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我重生了】在藝術與生活之間:不燃盡自己,也沒有關係

【我重生了】在藝術與生活之間:不燃盡自己,也沒有關係

【After Reincarnation】Between Art and Life: It's Fine Not to Burn Yourself Out

在藝術領域中,「不留餘力」的創作似乎是一種對於藝術家的期待,每次的創作都需要更上層樓,在極限之外,理想地「突破」自我。但這些「不留餘力」的代價,是否真該由尚未站穩腳步的學生或剛入行的創作者來承擔?這樣的期待是否過於理想化?
「藝術家」這個詞,長期被投射為一種浪漫化的形象:投入、燃燒、全力以赴,彷彿唯有將一切奉獻給創作,才稱得上是藝術之道。然而,這樣的神話往往為剛從藝術科系畢業的學生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綜觀整個藝術系畢業生群體,真正能夠被社會認可、持續穩定創作的藝術家少之又少,一個畢業班中可能鮮少人能順利走上職業藝術家的道路,甚至出現全軍覆沒的情況。 更根本的問題在於,「藝術家」本身並不是一項被社會普遍認可的職業...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李京樺(Jing-Hua, Lee)( 61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劃、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