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我重生了】藝術工作、創作焦慮與未來想像:藝術科系在學學生與藝術從業者問卷調查概覽
在針對在學學生的開放式問題20份回覆中,可見填答者對未來充滿探索與不確定感,主要集中在「職涯規劃」、「創作身分」與「產業...
【我重生了】創意何方?藝術畢業生的迷茫與可能的想像
如果藝術的核心精神是「創造性」,藝術大學畢業生所面臨的困境、選擇上的局限,以及解決方案的不足,是否也引發了我們對「創造力...
史作檉以哲學美學,探詢里爾克詩境之詩境
詩歌之核心,就是屬人存在之內在的核心。它不再屬於任何形式、技術、關係等相對之事物,反之,它是一種「觸動」,一種「力量」,...
倫敦戴芬娜基金會公開駐村徵選:藝術家、策展人報名至3月9日止
戴芬娜基金會(Delfina Foundation)成立於2007年,為一位於倫敦市中心之獨立非營利藝術機構,透過駐村計...
陳進的故事:《走出閨閣》番外篇
《走出閨閣:再探陳進之藝術實踐》一書出版後,陸續接獲一些讀者的反應。或表示在閱讀上似有些許較難理解之處。為回應讀者,讓本...
閱讀陳進的美人畫,再探陳進如何以創作抵抗殖民暴力的支配與壓迫
為了爭取在官方展覽會勝出,取得認可,以及被看到的機會,陳進不僅努力作畫,籌備每年的年度盛事,研判應以何種主題來準備的參展...
走出閨閣,何以可能:女性生命史視角的挖掘與考察
透過書寫陳進生命中的重要時刻,不再只是以時代背景作為陪襯的唯一焦點人物,而是在描述陳進生命軌跡同時,以一段段其他人物的故...
歷史圖像與論述中的陳進:「再探陳進」的起心動念
陳進為臺灣日治時期最知名、成就最高,亦是現今研究中,被討論最多的女畫家。然而,既然已經是許多人關注的藝術家,為何本文作者...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我是藝術家: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從繪本出發,與孩子一起看故事、看展覽,走進藝術家工作室
細細咀嚼《我是藝術家: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再搭配藝術展覽,和實地去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孩子會有什麼體會呢?我想從自身經驗...
愛閱讀|駐村藝術家林祐聖讀《我是藝術家: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
藝術不僅僅是作品的完成,更是創作者與世界之間的對話,是一種將混沌變為秩序的內在心理過程。這種過程充滿樂趣、挑戰,甚至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