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以作品、檔案、音像紀錄與訪談追索「跨領域」在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的脈絡——臺灣的「跨領域」不是現代性的進程,而是社群的存在狀態與出路。
展出五大子題:「前衛與實驗」呈現創作人在西方新藝術形式的啟發下,著手各領域的實驗;「政治與禁忌」呈現思想、身體與創作在解嚴前、後,日趨自由的社會中解封;「翻譯術與混種」呈現國際化與歸國學人的增加,大量翻譯物的出版與思潮演化;「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呈現臺灣接軌全球生產鏈後,身份與價值在不同層面上的碰撞;「匯流與前進」以開放的展間設計重塑聚會所氛圍,並規劃系列公眾活動在此發生。
► 理解跨域前衛性的動能與未來:「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國際論壇
前衛與實驗
臺灣的前衛總是雜揉了「在地情境」和回應外部訊息的各種「實驗」,為一種「文化前衛」(cultural avant-garde)。特別是面對封閉和高壓的長期戒嚴,讓身體處於壓抑和躁動的雙重偶連性下、中產階級興起、西方思潮大量引入與誘發論戰、自由主義對於寫實經驗與臨時性串連的召喚和挑戰。1980年代對於現當代藝術空間的開發極為重要,特別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創立、各式體制外公共空間的介入、行為藝術與實驗小劇場對於身體、空間和對於現況的反思,影像成為臺灣知識份子回應現實的重要出口,電影、試片室文化、金穗獎、錄像藝術都開啟當時重要的前進交流平台。「息壤」展覽與「拾月」演出發生於盲動社會與官方藝文空間交替之際,它們創生了具有非常意義的跨域集結,以不同角度協同發揮出在地生成的「政治性表現」,打開「自我」與環境、歷史之間的碰撞場域。也正是這許多的計畫與事件,構成了直指1980年代「前衛狀態」的原生核心:碰撞。
政治與禁忌
1987年解嚴前,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政治鬆動的氛圍,社會活力與險象並行發生,如林宅血案、李師科土銀搶案、俞國華宣告臺灣走向「國際化、自由化、制度化」、江南案、十信案、湯英伸事件、民進黨成立等等。1980年代的政治是在國家體制與個體自由之間劇烈翻攪的沸騰狀態,以新的媒體介面和訊息通路進行各種形式的「挑戰禁忌」,讓臺灣歷史脫離威權式的單軸線敘事,從異議宣講的公共場域(社會運動)、面對歷史時刻的猶豫和歧義(解嚴、六四和新中國)、通過寫作與行為發動的性別反叛(女性與非異性)到搖滾樂(羅大佑)與錄音室的建置等等,「歷史」成為可分享與對話的場域。也因為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而在記錄過程中,依隨事件與計畫出現許多跨域合作,高壓政治與個體內生命政治間的內外拉扯,在性別/政治、音樂/社會、記憶(錄)/歷史、行為/政治空間或劇場/政治敘事的跨域關係中,生產出許多慾望與壓抑交互映射的文本:糾結。
翻譯術與混種
在那個還沒有版權法律規範概念的時代下,大量外來翻譯著作、影音作品與西方進步思潮衝擊並置,「翻譯」在1980年代隨著國際化、歸國學人帶回的西方訓練技巧方法與中產階級品味的成形,在追求自由化政治氛圍、後現代藝文時尚和社會經濟狀態下蓬勃發展。無論是皇冠出版社引進張愛玲描寫歷史時空下女性處境的小說、1970年代隨三毛而興起的流浪異國情懷,都藴積了八〇年輕世代對遙遠世界追問的感性狀態;又或者,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日本白虎社來臺演出對文藝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搖滾樂、港劇與金馬獎國際觀摩影展的引入,這些經由外部世界在思想與創意上的觸發,激化了當時人們對於「探索」和「表達」的慾望,因而衍生出各式求知若渴的「翻譯術」,作為臺灣對於本土與國際關係的認知方式。翻譯既造成一次次的斷裂,也積累出形形色色的混交,這些伴隨交流與翻譯而生的實驗、行動和創作,也就表現出臺灣特有的「翻譯術時代」,同時也形塑出臺灣「在地化」的流變:混種。
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
中美斷交和解嚴所造成的國際、本土政治新局,使得人們必須重新思考政治、歷史及認同問題,特別是對於中國文化的重新認識及與全球文化的對話。在變動的本土意識與國際關係認知狀態下,將殖民史與地緣政治的積層置入身體、都市、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臺灣的攝影師們紛紛深入臺灣角落、追隨社會事件與藝術展演,以大量「紀實」的方式形塑臺灣風貌,張照堂企劃的「芬芳寶島」和「映象之旅」是為先鋒,而與之同時期存在的,還有像是郎靜山攝影蒙太奇所蘊含的中國山水畫美學,又或是透過「絲綢之路」看到中國的壯闊地理面貌。此時面對追尋自我與身份定位的臺灣人,因為歷史命運的不可預期而劇烈擺盪在中華想像與認識臺灣之間:意即「雙重自覺」。事實上,洪通與朱銘的創作早已隱含臺灣人未來必要面對身份認同的挑戰。從當時的表演藝術可見到以「後現代」為名,將西方前衛「在地化」與「中國化」混雜,生產出符合最多數中產階級的新趣味,以琢磨這般複雜情結:擺盪。
匯流與前進
回顧臺灣的1980年代,所有人、事、物、地彼此之間交互產生著或大或小的影響,「訊息」做為新的社會能量聚集、流通與轉化,空間、媒體與平台成為群聚的場域與事件醞釀甚至發生的所在。當時經由大量訊息連結個體動能而轉化、生成出的關係網絡,它是人流、訊息流(影像、敘事、新聞)與資本流的建構基礎。在沒有電腦傳訊與網路平台的時代,報紙副刊不僅僅是文學版面而已,更擔負了國際菁英人才發掘、思辨與串流的文化影響力。無論是深度專題規劃、獎項設置或是版面視覺的實驗,都為日後成熟網絡社會定下雛形。此外,百家爭鳴的黨外、文藝、電影,甚或大開本的影視八卦雜誌,都組成了珍貴而繽紛的交流平台。而讓各路創作人集合激盪的聚會空間,便是經由群聚和事件而形成帶有歷史意義的「處所」(chora),它亦是1980年代跨領域實踐的積極風景;讓事件引領著人的體會、思考與提升,各自進行著「自我啟蒙技術」,不斷地連結、解構與再擴張,甚至在許多不明確狀態下推進了歷史的洪流,以各種群聚與合作促成進步的轉化:匯聚。
邀請大家到「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展覽現場,走讀台灣藝文產業輝煌的80年代。
【展覽資訊】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時間|2022.12.03-2023.02.26
|地點|北美館 1A、1B展覽室
|官網|https://reurl.cc/333OMO
【延伸走讀】
凝視著他們,同時看到了那個未曾經歷的時代;那些並未親自見證的人生,於敘述的過程,逐漸凝聚成延續的風景。在交錯的身影中,彷彿看見了自己的表情。
《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一書共訪談了三十七位台灣中生代藝術家,以這群藝術家的當下身影當作基礎,書寫所知所感的當代藝術的面貌。他們成長、藝術養成以及創作活躍的1980年代至今,恰好是台灣整體環境變動最為劇烈的階段,包括國際地位、政治情勢、文化、經濟以及生活形貌的種種外在情狀,皆直接或間接地牽動著生存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每個個體,而作為對於時空氛圍敏感的藝術家,這些內外互滲的感受和思維也就如同一縷時隱時現的線索,在他們面貌各異的藝術創作中,串聯編織出屬於這個時間段的、台灣當代的文化徵候。
倪再沁/陳慧嶠/林鉅/吳天章/劉世芬/王俊傑/袁廣鳴/許雨仁/莊普/楊世芝/曲德益/盧明德/范姜明道/洪東祿/連建興/李民中/李明則/劉慶堂/ 黃銘哲/黃致陽/朱嘉樺/梅丁衍/陳張莉/陳界仁/李小鏡/李俊賢/蘇旺伸/賴純純/石晉華/王德瑜/涂維政/林平/徐永旭/陳贊雲/全會華/薛保瑕/于彭
相關著作
《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藝術評論的終結》
《找到你的藝術家靈魂:啟動你創造性魔法的實用指南》
《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
《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
《藝術家的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