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旭
公共藝術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 「我們在家」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創造新典範
臺北市最大社宅「廣慈」,跳脫傳統公共藝術框架,透過「我們在家」計畫五年的深耕,將藝術深度融入社區日常。近日舉辦成果展,讓...
菸廠華麗重生, 新世代典藏庫房落成
事實上,19號倉庫建於1994年,是菸廠最年輕的建築,相較下歷史價值沒其他廠房那麼高,但負責改造的建築師陳玉霖認為,它具...
光陰的孔隙:2024福岡藝術博覽會
ART FAIR ASIA FUKUOKA福岡亞洲藝術博覽會,自2015年於日本福岡舉辦,是目前日本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
【小典藏|愛看展】以「雕塑」為題的遊戲體驗與思考!北美館兒藝中心「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探索「身體」樣態的多元面貌。
「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從人們最熟悉的身體出發,展開以「雕塑」為題的遊戲體驗與思考,帶領觀眾玩味這項從本能出發、具有古...
【重返香港藝術現場】ABHK 2023巴塞爾香港藝術展開幕:新香港時代,台灣的亞洲藝術市場人設是甚麼?
巴塞爾香港藝術展會還沒開門,香港會展中心大廳已有不少前來一探究竟的SVIP與VIP們。經歷了前一天在香港各處舉辦的展覽記...
尊彩藝術中心率11位台灣藝術家前進2023 Art Basel Hong Kong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本屆Art Basel,尊彩藝術中心以台灣藝術發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十位藝術家,作為展覽主題。自1920年代至2023年...
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他們因創作而不平凡的人生,拼湊出的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風景與時代輪廓!
推薦選書:《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他們成長、藝術養成以及創作活躍的1980年代至今,...
徑情直行:李再鈐與徐永旭的剛與柔
李再鈐陽剛冷冽的鋼雕與徐永旭質樸柔和的陶塑各據一方,一邊將感情抽離得一乾二淨,另一邊流瀉出豐沛的有機訊息,這樣的畫面毫無...
專題|落戶台南,談在地藝術家聚落:吳孟璋、樊炯烈和徐永旭(上)
「每一天世界上有超過6,000個展覽在開幕‧‧‧」如果不能從藝術上獲得浮世的稱許和讚賞乃至於功名與利祿,你還願意做藝術嗎...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