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昕縈(Tsai, Hsin-Ying)
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現任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
FB
、
IG
、
X
),
【薄荷薄荷專欄】
與
【張寶成專欄】
責任編輯。信箱:singing@artouch.com
AI生成圖像如何取得著作權保護?美國著作權局最新報告:證明人類創意為主導、AI為輔助
美國著作權局(USCO)於2025年1月發布《著作權與人工智慧報告》第二部分,重申AI純自動生成的作品無法獲得著作權,除...
一葉知秋,當台灣美術成為自然力的註腳: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試圖用博物學家的視角,以「北回歸線」、「黑潮」、「季風」為三大主軸,結合理性科學的分析...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公布參展名單,11月26日起作品搶先於「2024濟州雙年展」亮相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於今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人權藝術季首次以雙年展規格辦理,...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喚醒內在小孩,以感知探索「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
百年前抽象藝術的問世,使觀眾得以徜徉於浩瀚的藝術想像之中,以更為個人的主觀視角去體會、理解一幅抽象作品。這樣的藝術欣賞方...
創作不須向誰證明:專訪日本藝術家Yoshi47,低谷重生的「Daily Motifs」
即使已卸下早年征戰街頭所贏得的榮耀與勳章,回歸鄉村生活,但Yoshi47從未停止「挑戰」。本次「Daily Motifs...
與希望同行,開拓科技藝術前沿:「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的臺灣創作者
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於9月初落幕,今年以「希望——誰將扭轉局勢」為主題,匯集來自全球共1,260位藝術家、科學家與行動...
為斐列茲首爾預熱!動員全國的第二屆首爾藝術週(Seoul Art Week)參觀攻略
第二屆首爾藝術週(Seoul Art Week)於9月2日正式登場,除了為即將到來的斐列茲首爾預熱,也聯動市立美術館、博...
始於渺小,終於強大:「2024臺南人權月」致每一個在暗夜中奮力發光的靈魂
隨著臺南迎來建城400年的里程碑,南美館的升格與首屆「臺南人權月」都標誌著這座城市將邁入新舊交替的歷史階段。透過藝術的表...
生活即現場:走入嘉義市立美術館「天天上演」的即興風景,為日常加上一抹感知
「天天上演」展覽邀請觀眾放下對於藝術、美術館的定見,透過身體感知探索蓄積於藝術創作中的故事性和精神性。在此,觀眾不僅是與...
我一直都是那個畫畫的人——專訪許尹齡「就地放鬆」:放下畫筆,才能看向自己
今年6月甫於就在藝術空間落幕的「就地放鬆」個展可說是許尹齡蓄積十年創作能量的展現。這次,藝術家不再扮演一名匿於畫布後方的...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