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希望同行,開拓科技藝術前沿:「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的臺灣創作者

與希望同行,開拓科技藝術前沿:「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的臺灣創作者

Walking with Hope, Exploring the Frontiers of Techno Art: Taiwanese Artists in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24”

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於9月初落幕,今年以「希望——誰將扭轉局勢」為主題,匯集來自全球共1,260位藝術家、科學家與行動者共襄盛舉,也創下超過11萬參觀人次的紀錄。本文特別彙整前往參展的臺灣創作者/團隊,看看他們如何用藝術創作提供關於科技發展與社會文化的創新替代方案。

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於9月8日落幕,今年以「希望——誰將扭轉局勢」(HOPE – who will turn the tide)為主題,聚集了來自67個國家、共1,260位藝術家、科學家、企業家與行動者們,透過展演、音樂會、座談、工作坊等等一系列活動,展現在氣候危機、能源枯竭、地緣政治、人工智慧、數位自主權等各方議題與危機逐漸逼近全人類的當下,這些人們如何挺身而出,實踐他們的想法,嘗試在逆境中推動改變、扭轉局勢。今年也有不少臺灣團隊前往共襄盛舉,提供來自臺灣的觀點與經驗,用藝術開啟看待科技發展與社會文化的新視角及替代方案。

「希望——誰將扭轉局勢」(HOPE – who will turn the tide)。(© Ars Electronica)

本屆林茲電子藝術節在五天內共舉辦了498場活動,活動地點涵蓋十個官方地點和八個特色地標,總共吸引超過11萬2千人次參觀,也創下歷年最高參觀人次的紀錄。其中位於林茲中央車站POSTCITY展區的「希望:眾人的感動」(HOPE: the touch of many)主題展中,即可見到來自「超維度互動」(Dimension Plus)以臺灣在地小吃與人工智慧互動,探討區域文化如何抵抗AI偏見的作品《Patching計畫——豬血糕》(Project Patching-Ti hoeh koe)。

在AI的世界裡,臺灣特色美食「豬血糕」可能是什麼樣子?作品結合沉浸式裝置與AI生成式圖像技術,呈現以西方世界觀點與認知為主流所訓練出的AI,所生成的各式各樣帶有偏見的「豬血糕」影像。為了凸顯並改善主流AI對於區域文化可能存有的潛在認知差距、偏見乃至錯誤解讀,團隊蒐集了與「豬血糕」相關的各種數據影像資料,並以此為人工智慧進行訓練,使其能夠更準確地辨識並理解這個來自臺灣文化的傳統特色飲食,提高人工智慧對臺灣獨特文化元素的敏感度和準確性。這件作品為林茲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與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共同舉辦的「創新工作坊」(Art Thinking program)之獲選作品。

超維度互動,《Patching計畫——豬血糕》。(© Dimension Plus)

同一展區還有2023年榮獲林茲電子藝術獎新動畫藝術類(New Animation Art)評審榮譽獎的「陽春麵研究舍」(陳姿尹、莊向峰)受國立臺灣美術館與林茲電子藝術節委託製作《探索與剝削》(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 AI Interactive Video)。該團隊創建了可以根據觀眾的情緒反饋,即時切換不同敘事視角的AI互動影像系統,呈現當前受人工智慧所致,社群媒體透過演算法的運算和預測,不斷推播迎合使用者喜好的資訊內容,導致人類接收資訊的觀點持續限縮、趨向單一的真實處境。作品運用戲中戲(a play-within-a-play)的互動技術,探討人工智慧到底是協助人類探索世界,抑或是反向造成剝削,而在這兩種狀況之中,它又是如何影響人類思維觀點的形成、促成社會結構的變化,及其是否加劇了社會的分裂?

此作品在文化部「藝文場館科藝創新計畫」和「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的支持下,由國立臺灣美術館(NTMoFA)與林茲電子藝術節於2024年首度聯合委託製作。

《探索與剝削》於林茲電子藝術節展覽現場。(攝影/vog.photo)
《探索與剝削》於林茲電子藝術節展覽現場。(攝影/vog.photo)

連續五年受邀為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劃專題展覽的新媒體藝術家暨臺師大設計學系特聘教授黃心健,今年則以「共振之望:穿越動盪時代,探索愛、科技與和平(Resonance of Hope)為題,精選三件臺灣作品,深入探討當代世界中愛與和平之間錯綜複雜的連結。

包括兩件展示於POSTCITY展區的作品——由天工開物、饗賓餐旅共同製作的藝術裝置《未來體:台北的愜意午後》(Future Morphoid : A Cozy Afternoon in Taipei)受仿生原理之啟發,融合動、植物特徵,為觀者打造身歷其境般的沉浸式互動體驗,以袖珍博物館的方式呈現臺灣與在地美食,透過多重感官刺激展現臺灣之美。

希望能為心碎之人帶來慰藉的《情感葬儀社》(Heartbreak Funeral Agency)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學生郭美辰、陳思綺、陳麒安與蕭坤益的畢業製作。製作團隊整合了LineBot與AI聊天機器人技術,設計一個類似於傳統喪葬儀式,須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生者療癒儀式,引導觀眾藉由「報仇靈堂」和「善行靈堂」等互動功能,走過內省、宣洩和告別等階段性歷程,尋得內心平靜。作品不僅透過體驗為觀眾提供心理支持,也為其賦予正向的行動力量,期待人人皆有能力為自己進行內在療癒,體現動盪時代下,科技藝術所孕育出的無限希望。

以及在林茲電子藝術中心Deep Space 8K場館所舉辦的「Deep Stage」表演節目中,由前太陽馬戲團舞者、臺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領銜籌劃,並邀請知名捷克舞者Markéta Maki Kafková與輪椅舞者Ulli Ullmann一同演出由黃心健與導演張文杰共創的全新作品《想嚮》(Imagine)。《想嚮》以約翰.藍儂(John Lennon)歌曲〈Imagine〉為核心,發展出具多元藝術風格與媒材的AI生成動態影像,以8K立體投影技術與舞者們的肢體律動共演。

《想嚮》於林茲電子藝術中心Deep Space 8K場館演出。(圖片擷取自藝術家黃心健FB

同樣以舞者之姿站上Deep Space 8K舞臺演出的,還有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自2015年即加入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Landestheater Linz)「TANZ LINZ」舞團的黃宇騰。在本次TANZ LINZ與林茲藝術大學時基與互動媒體藝術系合作打造的「WHAT IS REMAINING」中,他們以當代舞蹈和互動數位藝術共創出三場演出,分別是詮釋個人與集體認同流動變化的《It was》、以禪宗哲學概念為靈感的《mukayu》,以及由編舞家黃宇騰與三位媒體藝術家Ariathney Coyne、Lynn Mayya和Emilia Vogt共同製作的《Universe》。

編舞家黃宇騰與媒體藝術家Ariathney Coyne、Lynn Mayya和Emilia Vogt,透過數位影像、聲音和舞者肢體動作的融合,共同創作出《UniversEye》表演。(攝影/flap)

另一方面,在專題展區「CODE 2024」中,也可見到來自臺灣藝術家的身影。《ToyBoi》由藝術哲學研究者暨視覺藝術家黃祥昀(Hsiang-Yun Huang)與來自荷蘭的Claudia Oliveira、Lotte Louise de Jong,以及西班牙的Gema FB Martín共同創作。作品運用父權社會體制下,經常被用來生成未經同意的女性裸體圖像之AI工具「Deep Nude」,將該技術應用生成裸體男性圖像上,從而發現它們無法順利脫掉男性身上的衣物,甚至因此製造出男性生殖器畸形的圖像。團隊將這些無效、失敗的圖像展示在打火機、日曆等等經常以女性身體作為視覺設計的生活用品上,試圖引發關於男性凝視和性別暴力的討論與對話,也彰顯出當代社會結構中性別、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由人類訓練人工智慧所創造的技術,仍可能承繼了人類社會中對於性別的歧視與偏見,形成更廣泛且難以改善的性別問題。

《ToyBoi》將「Deep Nude」技術應用在生成裸體男性圖像上,從而發現它們無法順利脫掉男性身上的衣物,甚至因此製造出男性生殖器畸形的圖像。(攝影/ToyBoi)

這件作品為荷蘭黑客松駐村計畫「CODE 2024」的成果之一,並代表該計畫參與本次林茲電子藝術節專題展區的展出。本次專題展區主要呈現這些駐村藝術家合作六個多月共同完成的作品,關注議題包含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Deep Nude」和AI機器學習的不透明性,以及個人身分認同、公眾認知等等。本次展覽試圖發問:政府如何更好地保護人民的數位權利,以及我們如何傳達採取行動的緊迫性?作為相關公民、使用者、研究人員和藝術家又可以採取哪些方式來支持這個關鍵過程?以此鼓勵觀眾和政策相關制定者共同挺身、維護屬於我們的數位權利、遏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力量。

團隊將這些由「Deep Nude」所生成,無效、失敗的裸體男性圖像印刷在打火機等等,經常以女性身體作為視覺設計的生活用品上,試圖引發關於男性凝視和性別暴力的討論與對話。(攝影/vog.photo)

而自200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與林茲藝術大學合作,邀請全球各大專院校師生參展的「Campus 展區」(Ars Electronica Campus),今年以莫霍利-納吉藝術與設計大學(Moholy-Nagy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為主題合作院校,包含來自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與臺北藝術大學等等,共42所國際大學代表團隊齊聚一堂,呼應本屆主題,展現藝術家和年輕學子如何抱持希望,透過「創造力」和「協作」採取積極變革,以應對當今世界瞬息萬變的挑戰。

為表彰Campus展區中具備強大潛力的傑出作品,今年更首度創立45年來第一屆「林茲電子藝術節校園獎」(Ars Electronica Campus Award)。首屆大獎由柏林工業大學團隊的《ACV(演算法文化破壞)》(ACV[Algorithmic Cultural Vandalism])奪得。該作讓參與者與機械手臂一起用畫筆在紙上作畫,將被圖解的語言符號作為建構演算法的工具,呈現出具高度正面意義的人機合作之未來願景。

第一屆「林茲電子藝術節校園獎」大獎由來自柏林工業大學的Pietro Lugaro(IT)與Alessandro Mac-Nelly(DE)以《ACV(演算法文化破壞)》奪得。(攝影/flap)

國立清華大學團隊由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邱誌勇帶領七位藝術學院學士班學生(吳苡緁、邱英瑛)與科技藝術研究所研究生(林俊遑、黃紀虹、蔣維珊、陳羿言、林雨靜),以「人工入侵」(Anthropogenic Encroachment)為主題,展出五件與環境空間相關的作品,旨在啟發觀者思考人類作為後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入侵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並透過藝術探討科技化對人類行為、感知與理解的影響。

林俊遑,《Words Nowhere to Go》。(圖片擷取自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官網)

吳苡緁、邱英瑛共同創作、將人類比喻為地球上的「菟絲子」(臺灣的外來寄生植物)反思人類與地球之間關係的《Beggar》;黃紀虹以非自然災害的人為地震事件為引,強調人類活動對於古老建築的潛在風險《Vibration and Traces》;林俊遑透過「條碼」將數位時代下被迫噤聲的情感、語言等記憶保存下來的《Words Nowhere to Go》;蔣維珊與陳羿言共同創作的《Solitude Internet》利用影像在光線過濾下的現形與消失兩種狀態,隱喻當代社會受雜訊干擾的資訊結構。林雨靜的《At the Bend of the Street》邀請觀眾參與城市地圖與個人熱點的共創互動,指出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下無所不在的數位監視,以及世人對隱私自由和庇護所的渴望。

林雨靜,《At the Bend of the Street》。(圖片擷取自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官網)

2023年被選為Campus展區主題合作院校的臺北藝術大學,本屆則以「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為展覽主題,探討機器在科技藝術的發展中,如何從純粹的工具轉變為「新型觀察者」的角色,聚焦人機互動、協作模式上的變化和交互作用,進而反思機械社會對於人類與藝術領域的深遠影響。展覽由戴嘉明與王福瑞擔任計畫主持人,王連晟與林晏竹共同策展,呈現新媒體藝術學系優秀藝術家呂坤彧、江紹倫、郭子耘、鄭祖豪與謝佩庭的作品。此外,北藝大團隊也帶來聲響藝術的表演,由藝術家蕭力綺、賴宗昀、黃雅農攜手合作,巧妙融合電子聲響與傳統樂器嗩吶,向國際展現臺灣獨特的聲響藝術。

呂坤彧,《相視一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提供)

呂坤彧的《相視一場》(Looking at Between)利用3D掃描技術在虛擬環境中重現臺灣鄉村長者們的影像,探討當代人際關係漸趨疏離、真空,多為虛擬互動交流的狀態;江紹倫運用顯微鏡觀測和身體測量的方式,在虛擬圖像與真實觸覺構成的《有形虛擬》(Tangivirtuality 2)體驗中,引發觀眾認知與感官的衝突,進而思索影像與身體知覺的關聯;郭子耘的《景伸》(Spectacle Extension)以多次重複曝光的「Slit-Scan」影像技術,捕捉高鐵車窗外稍縱即逝的臺灣風景,經由裁切、壓縮和扭曲的加工處理,讓作品中的日常風景宛如奇觀一般,討論現實景象成為腦中記憶之前的矛盾與感性;鄭祖豪的《正電計畫》(Positive Electricity – Plan)記錄下人腦進入白日夢階段的腦波頻率,將數據轉化為作品中的電流與噪音,營造感官體驗;謝佩庭將Google街景中拍攝到的真人影像,進行去背等後製處理,邀請觀眾重新凝視這些遭科技抹除身分的《科技幽靈》(Ghosts of Google),反思科技與人的關係。

「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展覽現場,畫面左側為作品《相視一場》、右側為作品《景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提供)
蔡昕縈(Tsai, Hsin-Ying)( 27篇 )

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關注一些不那麼藝術的議題。現任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FBIGX),同時也是【薄荷薄荷專欄】【張寶成專欄】責任編輯。信箱:singing@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