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專題】演算法的靈光:在AI浪潮中重探藝術的邊界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我們的生活,過往被視為需要天分與技藝的繪圖,也因為圖像生成工具的問世,使得人人都可...
在現實空間打造出的數位世界:森美術館「機器之愛:電子遊戲、人工智慧與當代藝術」
宏觀命題以展覽的副標將討論聚焦至「電子遊戲、人工智慧與當代藝術」三者間,策展團隊將十二位/組藝術家並置,不只看他們如何運...
【張寶成專欄】我如何書寫「台新藝術獎」年度觀察報告?評論會被AI取代嗎?
如果大家不團結起來爭取,低稿酬的現象只會繼續,文字勞動者也只能自我剝削。在暫無積極行動的情況下,為了減低剝削程度,身為文...
【薄荷薄荷】在科技秀異的時代,找到人味兒
我們倒退走步入未來。許多時候我們已經進入未來而不自知,只能透過已發生、被記憶的故事來描述新事物。薄荷薄荷專欄正是如此自我...
檔案製片扮演的關鍵,及兩部抒情的異質之作:記 2024 DOK Leipzig 萊比錫紀錄片暨動畫影展
獲得德國紀錄長片競賽首獎《Tarantism Revisited》(2024),探索發生於義大利東南部普利亞大區塔蘭托的...
艾瑪.韋伯斯特,在數位時代重構自然
毋庸置疑,韋伯斯特面對的是一個全然屬於當代的課題:在數位虛擬時代,藝術家如何與真實世界相處?居住於洛杉磯的她,在地震、野...
【張寶成專欄】人工智慧與工人智慧的撞擊:Botto的最新發展
從2021年10月到2025年1月,Botto持續演化,不到四年的時間,我們見證了人工智慧的技術演變(從GAN到Stab...
逼近「奇異點」?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在科技革命時代對AI的開放式提問
今年在AI狂潮下,多數作品、展覽都汲汲營營的討論AI對藝術生產、對觀眾的影響,談及策展人們如何看待AI在未來藝術創作中的...
當我們被(AI)逼著再次凝視動物:安特衛普當代藝術博物館「動物的一生」
比利時安特衛普當代藝術博物館(MUHKA)盛大群展「動物的一生」(The Lives of Animals)正是在這些年...
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參展心得與自省
令人驚艷又或是感到「誠實」的是,在論述中除了提到我們還不確定將如何扭轉局勢及如何解決問題外,亦提到我們將如何處理「可能不...
文章導覽
1
2
3
...
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