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演算法的靈光】當我們與機器共舞 亞歷山大.雷本:在人性與演算法的邊緣處

【演算法的靈光】當我們與機器共舞 亞歷山大.雷本:在人性與演算法的邊緣處

【The Aura of Algorithms】When We Dance with Machines - Alexander Reben: At the Edge of Humanity and Algorithm

雷本是一位遊走於藝術家、發明家與機器人學家之間的創作者,擁有MIT媒體實驗室碩士學位的背景,也是OpenAI第一位駐地藝術家。自2012年左右開始,他的創作便聚焦於探索「人機共生」(human-machine symbiosis)的複雜性。
科學研究中很早就顯示,人類對於眼睛佔臉部比例高、大頭,具有害羞、笨手笨腳等行為的嬰兒、幼獸覺得可愛,是一種進化上的照顧本能。試想一個用瓦楞紙板做成、有著圓滾滾大眼睛的小機器人,像個無助的玩具坦克或小朋友般靠近你,用稚嫩的聲音請求協助,甚至向你傾訴它的「煩惱」。你會怎麼做? 人機之間:擬人化、情感投射與信任 許多人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遇到亞歷山大.雷本(...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朱貽安(Yian Chu)( 147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