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
迷宮/奇點/未來:當代科技藝術裡的未來追尋與想像
如果說,科技藝術將科技技術追尋的「Maze」轉化為精神探索的「Labyrinth」,那麼必須說其同時也顯影了在此「Lab...
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參展心得與自省
令人驚艷又或是感到「誠實」的是,在論述中除了提到我們還不確定將如何扭轉局勢及如何解決問題外,亦提到我們將如何處理「可能不...
與希望同行,開拓科技藝術前沿:「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的臺灣創作者
2024林茲電子藝術節於9月初落幕,今年以「希望——誰將扭轉局勢」為主題,匯集來自全球共1,260位藝術家、科學家與行動...
繆思的對望: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的藝術與科學可能性想像
正是在「科學」與「藝術」對望、共舞的傳統中,蘊含了「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的可能。展覽中創作者應用跨學...
駭客行動:鄭淑麗的抵抗策略 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側記「WHAT THE HECK 搞什麼」
「第22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前夕舉辦首場國際決審講座,邀請今年三月甫獲得LG古根漢獎的藝術家鄭淑麗分享自身回應時代變化的創...
眾聲話故宮:19位專家學者給故宮的建言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年來設置有諮詢委員會,聽取外界聲音以集思廣益,然仍有許多可持續精進改善之處。故宮即將於明年迎來百歲,同時...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歐美
除了回顧現代藝術以外,1970年代蓬勃發展的錄像藝術、表演以及女性運動,也成為2024年的重點。整體而言是半世紀後對於當...
【23/24】2024藝術環境十大趨勢
若從科技的發展軌跡來窺看藝術的發展趨勢,那麼可以說在21世紀各個面向的科技技術發展中,演算法(Algorithm)或許是...
生命本質的探問及想像: 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
在當今科技藝術繁盛發展的時代,我們常見作品聚焦於精密技術、演算法和華麗視覺效果,這些成為了藝術作品的亮點。然而,我們也應...
台灣媒體藝術在世界網絡中的聯繫共振,北藝大新媒系「震源」獲邀參展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震源(Empicentrum)」始於臺灣人習以為常的自然事件——地震。策展人戴嘉明、王連晟、林晏竹以此為思考的起點,將...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