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創作不須向誰證明:專訪日本藝術家Yoshi47,低谷重生的「Daily Motifs」

創作不須向誰證明:專訪日本藝術家Yoshi47,低谷重生的「Daily Motifs」

No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with Art: Interview with Japanese Artist Yoshi47, “Daily Motifs” and Rebirth From the Bottom

即使已卸下早年征戰街頭所贏得的榮耀與勳章,回歸鄉村生活,但Yoshi47從未停止「挑戰」。本次「Daily Motifs」展覽呈現藝術家在2022年移居渥美半島迄今的創作,包含平面繪畫與近年新嘗試的立體雕塑。雖然深受街頭文化薰陶,但Yoshi47的創作仍保留了講究細節、追求極致的東方藝術精神,在與西方藝術媒材和技法交會的過程中,一步步建立起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從低谷重生,他依然是那名驍勇善戰、無所畏懼的街頭少年,卻也終於明瞭自己不需要向世界證明什麼。

露出上下排牙齒、咧嘴大笑的表情,是日本藝術家Yoshi47(1981-)作品的一大亮點。不論是用於盛裝花卉植栽的瓷器外觀圖騰,或在亞麻畫布上頭頂著象徵「慾望」的蘋果、從瓷器中探出頭的奇特生物等等,它們那看似無害的燦笑神情,其實隱含著藝術家歷盡世間百態後,對於人性本質的洞悉與詮釋。

「Daily Motifs」展場一隅。(Artemin Gallery提供)

今次於Artemin Gallery舉行的首次臺灣個展,呈現Yoshi47在2022年移居愛知縣渥美半島迄今的創作,包含平面繪畫與近年新嘗試的立體雕塑作品。如同展名「Daily Motifs」(日常題材),創作靈感源自藝術家的日常見聞與興趣愛好。然而在靜物寫生與拼貼設計的構圖之中,若近觀其細密的筆觸線條、大膽的色彩運用,乃至實驗性的繪畫渲染技法,亦不難想像藝術家曾長年浸淫在美國街頭文化,受霹靂舞、塗鴉、單車快遞影響的創作脈絡。

YOSHI47,《Flower arrangement _ Blue》,2024,Acrylic and water-based resin on cotton canvas,55×35×4cm。(Artemin Gallery提供)

1989年到1992年,日本漫畫家藤子不二雄A(1934-2022)的作品《黑色銷售員》(笑ゥせぇるすまん),以動畫形式在電視臺深夜時段播映。故事主角喪黑福造深諳人性,經常面露招牌的詭異笑容,接近心存慾望之人,提議為其實現願望並約定條件作為交換,但結局往往是人類慾望無限膨脹,無法遵守約定而招致淒慘下場。當時還在念小學的Yoshi47,因這部對人性著墨甚深的黑色幽默故事,興起了提筆畫畫的念頭,經常描繪張嘴大笑的怪異圖像。這類題材固然不受同儕喜愛,但他仍不為所動,而不時顯露出的藝術天份也早就被國中老師相中,甚至建議他往美術專門高中升學。不過這時的Yoshi47並未就此將藝術創作視為志業,因為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霹靂舞者。

天生就喜愛隨音樂舞動身子的Yoshi47,透過社區內黑膠唱片行的老闆介紹,接觸到不同流派的音樂,因為嚮往當時東京舉辦的「跳舞甲子園」比賽,他想方設法主動聯繫、結交那些參賽者,順利打入霹靂舞者的圈子,也立定成為霹靂舞者的志向;不料,大學赴美交換期間,卻因為練習過度負傷,被醫生宣告不能再跳舞。失意之際,始終被他視為興趣的「畫畫」卻從腦海中浮現,對於一心想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的Yoshi47而言,「畫畫就像我生命中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結束交換生活後,他決定賭上自己的人生,正式前往美國舊金山的藝術學院攻讀平面設計。在往後的日子裡,拼盡全力證明自己。

「Daily Motifs」展場一隅。(Artemin Gallery提供)

實力為王!玩命關頭的文化洗禮

真正以異鄉人身分踏上美國這片土地後,Yoshi47對於「街頭文化」的想像也徹底被顛覆。「若在日本談到『街頭藝術』一定都是比較正向的描述,但實際上街頭文化就是由一群流浪街頭的貧困人民所發起的。」他提及在舊金山擔任單車快遞員的經歷,因為要騎車穿梭在街頭之中,工作風險高,會從事這一行的人基本上家境都不好。喝酒、抽菸、打架、吸毒都是家常便飯,更別提,有時候前一天還有說有笑的同事,轉瞬間即天人永隔。他也曾在送快遞進華人黑幫辦公室時,當場被人持槍指著。(註1)回過神才驚覺,那些以為只會出現在黑幫電影裡的情節,正是單車快遞這一行的真實寫照。絕地求生的遭遇讓他見識到社會底層的黑暗與不堪,也加深了他對於創作的信念,「如果創作只呈現出好的、正向的一面,就是淪於形式與表面。」因此Yoshi47的作品中,經常可見那些表面上笑臉迎人,卻藏有重重心事的角色形象,「我試圖表現每個人內心的二元性,這是一種人類共通的本質。」(註2)

Yoshi47,《Nets and Farms》,2024,Acrylic and water-based resin,70×55×4cm。(Artemin Gallery提供)

想在美國街頭文化的社群中贏得尊敬、取得一席之地,展現「實力」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不看學歷背景、出身高低,憑實力說話的競爭風氣,對於當時默默無名卻又一心想證明自己的Yoshi47,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於是,他與街頭文化的社群持續互動,也透過累積的人脈牽線參與了不少藝術社群活動,更成功賣出了人生第一件作品。

就讀藝術學院的第一年,Yoshi47受朋友邀請為矽谷一場藝術活動進行現場壁畫創作,一位中年的白人男性走向正在作畫的他,劈頭就問是否有小尺幅的作品販售,最終雙方以100美金順利成交。雖然金額不高,但生涯首次的作品成交還是讓Yoshi47備感驚喜,「沒想到有人會買我的畫」。而其他參加者們也對於一名日本人的作品能賣出去這件事相當意外。(註3)

回想當時的情景,Yoshi47先是澄清當時矽谷的民眾本來就有買作品的習慣跟文化,他們也知道沒有名氣的藝術家作品不會太昂貴。至於為什麼自己的作品能受到青睞?據他觀察,現場多數創作者畫的都是比較經典的題材,風格粗獷且豪邁,「跟他們相比,我覺得自己畫的比較像工筆畫。」雖然深受街頭文化薰陶,但Yoshi47在創作中仍保留了講究細節、追求極致的東方藝術精神,並且在與西方藝術媒材和技法交會的過程中,一步步實驗、建立起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

Yoshi47,《A mischievous cat》,2024,Acrylic and water-based resin on cotton canvas,70×55×4cm。(Artemin Gallery提供)

置之死地,而後重生

歷經適者生存、高度競爭的街頭文化洗禮,Yoshi47尋求證明的征途也走向了終點。看著身邊的前輩、朋友們日復一日地忙著創作、辦展,等錢進帳,再投入新的創作,繼續辦展……「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循環,只是大小規模不同而已。」在意識到這樣令人無比煎熬與消磨的惡性循環之後,巨大的空虛、無力感向他襲來,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

在快速迭代、汰弱留強的街頭戰場,所有的創作者就像是被時代洪流推著走,拼了命地想在急流中站穩腳步、與之抗衡,但陣陣海浪毫不留情地將他們送回原點,直至氣力耗盡、擱淺上岸,奄奄一息。Yoshi47直言,當時為了維持在街頭文化圈的活躍,自己需要不斷產出新的作品、辦新的展覽,才能與圈內友人們保持互動,「但在低潮期時,我發現自己畫不出來了。」

日本藝術家Yoshi47(1981-)。(Artemin Gallery提供)

受到現實衝擊,Yoshi47決定放下一切去旅行。在四國德島體驗傳統「藍染」工藝時,他有感於青年們返鄉、投入地方文化傳承推廣的精神,經過一年的思考與交流,毅然決定回鄉生活。2019年,38歲的Yoshi47搬到與太平洋為鄰、位於愛知縣最南端的渥美半島(Atsumi Peninsula),揭開了鄉村生活的序幕。

「Daily Motifs」展場一隅。(Artemin Gallery提供)

街頭文化是原點,鄉村生活是現在進行式

搬到渥美半島不久,Covid-19疫情隨即籠罩全球,也加劇了Yoshi47的心理負擔。為了不讓作畫佔據生活的全部、影響情緒,他開始訓練自己度過「充實的每一天」,將生活還給自己。如今,Yoshi47的生活順應四時變化,每日行程基本上不出衝浪、釣魚、農耕、滑雪、騎越野車、做陶塑,以及藝術創作之間的排列組合。回顧五年前與街頭文化圈保持社交距離的決定,Yoshi47透露自己與圈內朋友們的互動關係反而變得更健康了。

過好每一天之餘,媽媽的建言也成為Yoshi47當時生活中的一根浮木,促使他訓練自己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不拘小節、不修邊幅是他們母子個性上的共通點,而幾乎從不干涉兒子決定的媽媽,卻在那時向他吐露長年教授日本茶道與花道的切身體悟,鼓勵他以職人心態面對自己的工作,才能讓專業臻至更高境界。起初,「我逼迫自己這樣去做,現在也慢慢感受到好處了,不會讓自己的心情有這麼多起伏變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安定後,Yoshi47也從充實、規律的生活中,收獲了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進而摸索出與藝術相伴、成長的方法。

Yoshi47,《Forbidden fruit, Talavera, and Vermin》,2023,Acrylic and water-based resin on linen canvas, 120×94×4.5cm。(Artemin Gallery提供)

Yoshi47在近年的作品中描繪了外型可愛,卻讓農民恨得牙癢癢的貓科動物「白鼻心」。(註4)牠們臉上意味深長的笑容,像在諷刺藝術家白天的辛勤農耕只是枉然,因為遍地作物終究會在夜晚被牠們收割殆盡。而在白鼻心周圍,也可以看見穿梭於鄉野田埂的蛇,張嘴吠叫以宣示主權的野狗,以及穿著衣服、顯得較為溫馴的家犬等等。除了具體的動物形象,藝術家甚至在畫布上重現了於田間操作除草機後所遺留的圓形螺旋紋路。

「Daily Motifs」展場一隅。(Artemin Gallery提供)

即使已卸下當年征戰街頭所贏得的榮耀與勳章,但Yoshi47從未停止「挑戰」。此次來臺展出的《Remembrance》陶瓷作品便是一例。出於對墨西哥傳統陶瓷工藝「Talavera」中藍彩白釉的著迷,他走遍日本各地尋訪「瀨戶物」陶藝家,最終透過熟人引介,成功拜師學藝。而今,Yoshi47也將近年生活的閒情逸致,陶冶成這次展覽中的吸睛之作,與臺灣觀眾分享。

Yoshi47,《Forest For The Trees》,2017。ADDRESS at ADX:417 SE 11th Avenue Portland, OR 97214。(© Yoshi47)

鄉村生活是現在進行式,但街頭文化終歸是自己的原點。儘管披星戴月的日子已然遠去,Yoshi47的創作還是與街頭文化緊密相連,包含大型壁畫、平面繪畫、塗鴉、立體雕塑,乃至潮流文化品牌的商業設計合作都在其守備範圍之內。從低谷重生,他依然是那名驍勇善戰、無所畏懼的街頭少年,卻也終於明瞭自己不需要向世界證明什麼。在投身藝術創作即將邁入21年的此刻,他說:「成為藝術家這麼多年,我覺得自己的作品做得開心,就會有人欣賞。」未來,Yoshi47會繼續跟隨內心指引,對所有可能性保持開放,迎接未知的挑戰。

「Daily Motifs」展場一隅。(Artemin Gallery提供)

註1 部分內容引用自:HIDDEN CHAMPION,〈Yoshi47 明るさと暗さ、強さと弱さ。両極を見つめる優しいモンスター。〉,Hidenori Matsuoka,2023。

註2 承上註。

註3 承上註。

註4 據Yoshi47所述,白鼻心為夜行性動物,會趁夜晚偷襲農民農耕的作物,被日本政府歸類為外來種「害獸」。害獸意指損壞農作物,傳染疾病,危害人類、家禽、家畜的獸類。

「Daily Motifs」展場一隅。(Artemin Gallery提供)

「Daily Motifs」Yoshi47個展

展期|2024.09.21 – 10.26

地點|Artemin Gallery(111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251巷32號1樓)

蔡昕縈(Tsai, Hsin-Ying)( 28篇 )

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關注一些不那麼藝術的議題。現任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FBIGX),同時也是【薄荷薄荷專欄】【張寶成專欄】責任編輯。信箱:singing@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