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藝術家王榆鈞從「傾聽」談複調歷史的必要性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藝術家王榆鈞從「傾聽」談複調歷史的必要性

2023 Green Island Human Rights Art Festival Curator Tsai Ming-Jiun and Artist Yujun Wang on the Necessity of Polyphonic History from “Listening”

蔡明君認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抓出加害者是誰,或是他的身分角色是什麼,而是檢討這個不義政權做了什麼事,如何殘害人權。在面對白色恐怖的議題,我們時常受限於政治角力而扁平化理解,這次的籌備工作坊,就是希望可以讓團隊認知到這段歷史是極其複雜的,包含民族、國家、地域、情感、土地、文化、甚至是語言,而這種種面向是我們很容易在這個彷彿民主自由的平和狀態下所忽略的。」

今(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於5月17日登場,本次由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陳韋綸、蔡秉儒擔任協同策展人。綠島人權藝術季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四屆,本屆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選擇「傾聽」這個看似被動、柔軟的姿態,來試圖接收個體所歷經政治、經濟與體制的不同遭遇。相較於以往,本次藝術季從一年一次調整為兩年舉辦一次,籌備期有完整一年的時間,過程亦邀請了策展顧問林傳凱、學術顧問彭仁郁、侯志仁、陳進金等學者,舉辦了共學、共創工作坊。令人好奇面對同樣一段關於白色恐怖的歷史,已舉辦三次的藝術季還能開展什麼樣的討論?當這段歷史成為不斷被回訪的對象,在當代又具有什麼新的意義?本文邀請本屆策展人蔡明君以及參展藝術家之一王榆鈞,從前期準備工作及田野過程,以策展、創作兩個不同的切面,為我們揭開這次藝術季的籌備歷程、共學與共創的新嘗試又產生了什麼影響?

圖左至右:協同策展人蔡秉儒、總策展人蔡明君、綠島人權藝術季館方承辦蔡美娟及協同策展人陳韋綸,攝影|吳克威。(均勻製作提供)

回訪歷史,創造當代新關係

綠島人權藝術季於2019年舉辦了第一屆「拜訪麻流溝15號」用空間作為記憶、想像與敘事的支點;第二屆「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企圖把邊緣性轉移為中心,除綠島地理上的邊緣意義外,也含納討論種族、性別、生態的「邊緣」議題;上一屆「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以綠島為鏡來討論監禁與離散議題,其中也包含藝術家駐地創作,高度反映策展人高俊宏著重藝術現場的創作方法。這次「傾聽裂隙的迴聲」在策劃前,蔡明君也對前幾次展覽進行觀察,希望雖面對同一段歷史,但能在策展的方法與面向上做出調整。

蔡明君也對前幾次展覽進行觀察,希望雖面對同一段歷史,但能在策展的方法與面向上做出調整。圖為參展藝術家之一張紋瑄《File_新秩序普通生活火燒島》。(均勻製作提供)

首先,她觀察到以往藝術季的籌備期明顯不足,造成田野調查工作的研究時間緊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也相對薄弱;再者,這次她有意將參展的藝術家及策展人年輕化,並提升女性藝術家的參展人數。蔡明君表示這不單純是針對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突破,也是針對全台灣大型藝術展演的突破,「我們不難觀察到在台灣的大型展演中,策展人、藝術家的年紀、男女性比例總是失衡,年輕一代的藝術工作者在這個場域甚至有明顯的斷層。」蔡明君也期待這個突破能回應到本次展覽所欲強調的「傾聽」的溫柔態度,展覽不是要教育觀眾,也不是要強調歷史事實,而是希望透過創作者的轉化與詮釋,帶大家貼近這段歷史,進一步思考這段歷史與當代的關係是什麼?

蔡明君認為展覽不是要教育觀眾,也不是要強調歷史事實,而是希望透過創作者的轉化與詮釋,帶大家貼近這段歷史,進一步思考這段歷史與當代的關係是什麼?圖為參展藝術家之一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均勻製作提供)

給予私歷史敘述的空間

面對白色恐怖歷史龐大的史料以及複雜的人權議題,蔡明君認為將籌備期拉長是有必要的,尤其研究與踏查的學習過程非常重要,四位顧問學者也有較充足的時間,協助藝術工作者對接這個議題。其中,林傳凱主要擔任政治受難家屬、前輩與藝術家及策展人之間的橋樑。蔡明君坦言,藝術季的舉辦的確受到不少前輩的質疑,「談白色恐怖為何要以當代藝術的角度切入?」後代家屬的理念、想法、態度都不一致,而林傳凱因過去與藝術家多次合作經驗,理解當代藝術可以做到的事,他協助藝術家與策展人判斷適合合作的人選,像是引薦藝術家王榆鈞認識許多受難者前輩,也訪問了不少後代家屬,這些資料都成為王榆鈞這次創作《行方不明》很重要的養分;專長精神分析的學者彭仁郁則從個案分析,分享前輩及後代家屬可能的精神狀態,也讓王榆鈞感到非常震撼。

林傳凱引薦藝術家王榆鈞認識許多受難者前輩,也訪問了不少後代家屬,這些資料都成為王榆鈞這次創作《行方不明》很重要的養分。圖為《行方不明》布展現場,王榆鈞提供。

王榆鈞坦言,一開始參與展覽時,認為關於白色恐怖的檔案、史料,國家人權博物館已經收集了夠多,許多參展藝術家其實都不停反覆自問那我們究竟還能做什麼?透過參展籌備過程中的共學工作坊,她才逐步理解到這段歷史並沒有真正結束,受到影響的不只是政治犯前輩們、還包含二代、三代家屬,甚至蔓延至整個家族,以及我們每一個人。她也因此錨定了這次創作很重要的核心——去找到歷史大敘事中沒有被記載的人事物,尤其是從音樂的角度。「音樂除了傳遞情感外,能否也給予私歷史敘述的空間?藝術是否可以在精神層面、在情感層面去給予支持?找到歷史研究無法切入的切點,對這段歷史給予新的回應?」

王榆鈞自問「藝術是否可以在精神層面、在情感層面去給予支持?找到歷史研究無法切入的切點,對這段歷史給予新的回應?」,圖為王榆鈞《行方不明》。(均勻製作提供)

複調歷史的必要性

策展方面,蔡明君接著說明,四位顧問雖然都是研究白色恐怖的歷史,但他們切入的角度各有不同,提供她面對這個議題的多樣方法。像是學者侯志仁就分析了綠島地景以及各國不義遺址案例;陳進金則是蔣介石研究者,他非常理解這個政權是如何崛起及失敗,但他反而不是糾結過去的歷史事實,而是引導大家思考未來可以怎麼做?綠島這塊土地要怎麼拿回來?這次藝術季蔡明君也邀請談論「迫遷」的波蘭藝術家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的作品《塵埃》展出,標示人權在不同時代都有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侵害,企圖從當代人權議題來回應這段歷史。

這次藝術季蔡明君也邀請談論「迫遷」的波蘭藝術家咖容琳娜‧布瑞秋拉《塵埃》,企圖從當代人權議題來回應這段歷史。圖為咖容琳娜‧布瑞秋拉《塵埃》。(均勻製作提供)

蔡明君也強調,另外像是「執行者、抓耙子」的身分情況又更為複雜,要願意被談論是相對困難的,藝術季中藝術家吳瑪悧《我是高草》在牆上呈現三組標語「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邀請觀眾反思在白色恐怖年代裡人的各種處境。蔡明君認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抓出加害者是誰,或是他的身分角色是什麼,而是檢討這個不義政權做了什麼事,如何殘害人權。在面對白色恐怖的議題,我們時常受限於政治角力而扁平化理解,這次的籌備工作坊,就是希望可以讓團隊認知到這段歷史是極其複雜的,包含民族、國家、地域、情感、土地、文化、甚至是語言,而這種種面向是我們很容易在這個彷彿民主自由的平和狀態下所忽略的。」

延伸閱讀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開展歷史與當代人權議題的對話

藝術季中藝術家吳瑪悧《我是高草》在牆上呈現三組標語「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邀請觀眾反思在白色恐怖年代裡人的各種處境。圖為吳瑪悧《我是高草》。(均勻製作提供)

傾聽迴聲的姿態 

在今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與藝術家都多了更充足的時間與機會,去和不同領域、身分、背景的人交流。因應這樣的調整,蔡明君在藝術家的選擇上除了要考慮他們過去曾經的創作、並試圖透過不同作品去涵蓋不同面向的議題之外,也要評估藝術家是否能接受做一個這麼「辛苦的展覽」——在人格特質上可以傾聽、合作,並願意花費大量的田野調查時間去重新認識這段歷史——如同這次選擇「傾聽」作為展覽主要核心概念所反映的明確態度;在藝術家方面,我們也從王榆鈞的分享,看到顧問協助他們在實際面對這個議題時,逐步找到自己獨特的切入視角。

圖為參展藝術家之一鄭庾陞(Yooseung JUNG)《黃金洞女子們》。(均勻製作提供)

總的來看,重新調整籌備時程與方法,開闢了策展人與藝術家對於白色恐怖議題的認識路徑,為已經舉辦四屆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迎來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來串連歷史、人權與綠島在地理或精神上的當代的反思。蔡明君也期待在面對複雜且充滿歧異的歷史時,透過藝術季提供給觀眾更多想像、思考以及接近歷史的選擇,並共同建構這段歷史在當下的意義。

延伸閱讀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

蔡明君也期待在面對複雜且充滿歧異的歷史時,透過藝術季提供給觀眾更多想像、思考以及接近歷史的選擇,並共同建構這段歷史在當下的意義。圖為參展藝術家之一羅懿君《潛行者》。(均勻製作提供)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

時間|2023年5月17日至9月17日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臺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
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Candy Bird、王榆鈞、阮金紅(越南)+蔡崇隆+史旻玠、阮芬林(Phuong Linh Nguyen,越南)、利羅伊.紐(Leeroy New,菲律賓)、吳瑪悧、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波蘭)張卉欣、張恩滿、張紋瑄、郭俞平、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陳曉朋、測不準工作室、勞麗麗(香港)、鄭庾陞(Yooseung Jung,韓國)蔡宛潔、蔡宛璇+澎科萌、蔡郁柔+吳克威、歐陽文、鄧兆旻、羅懿君。

陳思宇(Sih-Yu Chen)( 93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