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典藏獨家專訪故宮院長蕭宗煌:打造「全民的故宮」,公職生涯的極致回饋

典藏獨家專訪故宮院長蕭宗煌:打造「全民的故宮」,公職生涯的極致回饋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National Palace Museum Director Hsiao Tsung-Huang: Creating a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or All,” Ultimate Feedback on a Public Service Career

今年520前夕,對於故宮院長人選,遲遲未能公布,行政院刻意降低故宮的政治敏感度,卻意外造成各界對故宮博物院更多的猜疑。蕭宗煌在內閣總辭前夕,接受立法委員質詢時曾表示,他個人明白政務官的去留,當由新閣揆考量。如今順利留任,蕭宗煌覺得身上承受的責任,又更加重了。甫續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1958–)於昨(5/29)日輕車簡從,接受典藏團隊採訪時,作了明確的表達。繼「臺灣的故宮」、「亞洲的故宮」,「世界的故宮」之後,「全民的故宮」是層峯對故宮博物院的最新定位。

繼「臺灣的故宮」、「亞洲的故宮」,「世界的故宮」之後,「全民的故宮」是層峯對故宮博物院的最新定位。

甫續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1958–)於昨(5/29)日輕車簡從,接受典藏團隊採訪時,作了明確的表達。

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本刊資料庫)

5月28日,蕭宗煌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進行故宮博物院重要業務簡報,卓榮泰院長在聽完簡報後,傳達了現階段行政院對故宮博物院的全新定位,是「全民的故宮」,意味著未來的故宮博物院將朝向更本土化、接地氣,和臺灣更族群緊密連結。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接受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的專訪。(本刊資料庫)

蕭宗煌解釋,本土化意義,不單身分認同、凝聚共識,更是豐富臺灣文化內涵與多元性,故宮博物院將致力於推動臺灣教育,深化與文化傳承,展現民主而多元臺灣的能量,提升國際形象與軟實力。

今年520前夕,對於故宮院長人選,遲遲未能公布,行政院刻意降低故宮的政治敏感度,卻意外造成各界對故宮博物院更多的猜疑。蕭宗煌在內閣總辭前夕,接受立法委員質詢時曾表示,他個人明白政務官的去留,當由新閣揆考量。如今順利留任,蕭宗煌覺得身上承受的責任,又更加重了,他在昨天的採訪中,特別感謝卓榮泰院長與鄭麗君副院長的信任與支持,允諾全力以赴。

故宮的第11位院長

蕭宗煌提及,2023年元月,行政院前院長陳建仁約詢他對接任故宮博物院長意願時,他誠懇表示,自己不是學者,也不具備政治背景,熟悉的領域,只是藝術與博物館行政,恐怕不容易處理政治敏感的工作。當時識才又愛才惜才的陳建仁當場表示,「那你就讓故宮成為一個專業的博物館,不用考慮太多的政治思維!」蕭宗煌正式接下完全不在他人生規劃的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本刊資料庫)

當時,蕭宗煌面對行政院團隊總辭在即,身為文化部政務次長,必須隨著李永得部長卸任。他已進行打包,同時在外準備了工作室,希望在離開公職後,回歸藝術創作。蕭宗煌是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之後取得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看著藝術界前輩黃才郎退休後舉辦個人大型畫展,羨慕有加,有為者亦若是,他要重拾彩筆,回到沒有退休年齡侷限的畫家、書法家的老本行。

人生的計劃,不及變化,蕭宗煌成為故宮博物院來臺後的第11位院長,扣除2位代理院長周筑昆與李靜慧,蕭宗煌是繼蔣復璁、秦孝儀、杜正勝、石守謙、林曼麗、周功鑫、馮明珠、林正儀、陳其南、吳密察之後,接任院長。

然而,臺灣政治環境丕變,回首前塵,2000年政黨輪替,成為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人事分水嶺。蔣復璁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任期是17年3個月,秦孝儀以17年4個月,寫下最長任期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紀錄。之後的24年,竟然歷經了9位院長,任期都不超過4年,其中陳其南任期,甚至不到半年。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給人浮動、更替頻仍,朝不保夕的感覺,政黨規屬、政治權力,似乎凌駕一切,蕭宗煌以藝術行政起家,歷經了巴黎文化外館、國內的高美館長、國美館長、臺博館長,以及文化部(前身文建會)司長、主秘、政務次長⋯,行政歷練豐富,具國際化視野。

學者出身的陳建仁前院長慧眼提拔與重用,這回政治選舉起家的卓榮泰院長,是否讓蕭宗煌續任,外界議論紛紛,歷經一段詭異的等待,直到最後一波人事任命,才確定蕭宗煌續任,讓一向熱愛工作,勤跑基層的蕭宗煌,曾經陷入尷尬之中,取消了故宮新聞發布會,禁閉了好些日子。

國立故宮博物院「天下為公」牌樓。(本刊資料庫)

嘉義農家出身的蕭宗煌說,故宮博物院院長從來都不在他的人生規劃中,在公職生涯的尾聲,接獲任命,彷彿是場意外延長賽。故宮博物院院長向來是崇高榮譽職,專業之外,德高望重,倍受敬重,對臺灣子弟來說,正是光宗耀祖的極致。蕭宗煌笑笑說,他生長在非常鄉下,父親的𢦀直,是那種看到訪客,不知所措的人,但於純樸又久病的母親來說,故宮博物院太遙遠了,嘉義文化中心主任,才是她對兒子的最大期待,因為嘉義文化中心離家最近,母子可以朝夕相處。

尋找故宮的時代定位

對於這段公職人生的延長賽,蕭宗煌倍感珍惜,不是戀棧,而是深切了解故宮博物院的角色與時代意涵,如何在大時代的洪流裡,找到故宮博物院的時代定位,是當務之急。熟悉行政業務的蕭宗煌最迫切想改善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管理,進行改善文物包裝方式,規劃瓷器庫房,改箱為櫃。蕭宗煌在向卓榮泰與鄭麗君的簡報中,特別秀出故宮山洞庫房空間的照片,用鐵箱棉絮堆疊儲存方式,改為櫃架式,以時俱進。

新內閣名單尚未完整公佈前,立委們曾質詢蕭宗煌對於故宮「降級」的看法。蕭宗煌院長曾明確表示,目前故宮正在進行新故宮計畫,還有「改箱為櫃」的展品定位重新盤整,「過於劇烈的組織改造,對故宮運作情況是不利的」。瓷器庫房「改箱為櫃」規劃期程 在2024年至2030年,分7年執行。期程安排係配合研究大樓整建期程,庫房空間完備前先逐年執行包裝改善,循年度編列預算逐年向行政院爭取經費支應。

翻攝自蕭宗煌院長提供「改箱為櫃」資料。(本刊資料庫)

蕭院長特別感謝卓榮泰院長與鄭麗君副院長與他的看法,相當一致,共同期許故宮南北兩院,成為宣揚臺灣多元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據點。

即將邁入100週年,任重道遠,所以蕭宗煌上任以後,就提出「專業服務 」、「開放多元」、「友善共融」「永續發展」的目標願景,上任一年餘,他一直把專業服務放在第一位,就是希望打造成世界級的專業博物館。

拒絕「去中」與「抹紅」說法

「故宮」珍貴文物,是人類所共享的歷史文明瑰寶,對國立故宮博物院團隊而言,故宮是一個品牌,該品牌,會帶給故宮品牌效益與紅利。另方面,伴隨著歷史:政治的糾葛與羈絆,故宮被加彩添色,如影隨形。蕭宗煌強調,社會上過於簡單、或過度解讀的「去中」與「抹紅」說法,壓縮了理性討論與改革的空間,讓故宮博物院團隊動輒得咎,有理說不清。

蕭宗煌在向卓榮泰與鄭麗君的重要業務簡報中強調,故宮博物院獲政府直接挹注資源與保障,有利長遠穩定,夠力做跨域協調整合,並具權威與影響力,維持國際聲譽。然而,直接面對政治壓力,體制受限、法規僵化、官僚體制束縛,或資源有限問題,也是當今的問題所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本刊資料庫)

如何帶領團隊,對國家社會作出更多貢獻,一直是蕭宗煌最後公職的自我期許,作為國家組織在文化傳承,蕭宗煌認為,臺灣人一生至少要走一趟故宮;與外交使命功能,以梵諦岡展作為典型範例,讓外國人先認識故宮,再認識臺灣,人到臺灣,優先選擇參觀故宮,考慮政治現實下,堅守事業自主與職責,透過決策透明與強化社會溝通,平衡各方利益與價值,培養專業團隊,降低政治影響,確保公共責任與任務履行。

「不動故宮」達成共識

至於組改定位,新任總統賴清德期許新內閣,針對朝野有共識議題優先解決,對於分歧過大,且對國家無益處的議題,應先擱置;至尚未取得共識的議題,建立平臺,廣徵民意,追求社會最大的共識。賴清德總統近日提出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該議不在動念故宮定位,讓故宮的歸屬上升隸屬總統府,或下併文化部,甚或至是曾經議論的沸沸揚揚法人化。蕭宗煌認為,故宮組織改造議題,茲事體大,必須以行政院就國家長遠發展,廣納各方意見,作通盤考量。身為執政團隊一員,他非常樂意,以專業協助,供層峯全面思考。蕭宗煌談話間,也特別感謝卓榮泰院長與鄭麗君副院長與他的看法,相當一致,共同期許故宮成為宣揚臺灣多元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據點。

然而,推進改革前提,力求穩定,確保使命與責任履行,避免大幅變動與不確定性,造成社會紛擾與對立,非福國利民之舉,除非獲致共識最適方案,現階段以強化專業導向,空間改造等符合國家利益為優先,奠定下階段改革基礎。

帶領故宮走向國際

2023年1月蕭宗煌甫上任故宮院長,便積極推動故宮國際交流事務,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任期內先後成功攜手法國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及捷克布拉格國家博物館簽署合作展協議,將於2025年送展故宮文物前往歐洲。過去,大家普遍認為故宮北院人流量銳減的主因是陸客來臺人數下降,蕭宗煌否定此說,他認為主因是近年故宮舉辦國際大展的次數減少,國際大展帶給故宮的效益是帶動正館進館人數,之前少了國際大展,宣傳力道銳減,自然而然入館觀眾數量就跟著下降。去年故宮北院總參觀人數約155萬人,占來臺觀光旅遊人數超過10%,遠超大英博物館與羅浮宮的海外旅客比例,說明故宮對外國旅客而言是臺灣重要的參訪景點。蕭宗煌也自信在新故宮計畫完成後,能突破每年500萬人次的參觀人潮。

蕭宗煌也提到能在上任短時間內,安排故宮文物送展國外,其實仰賴過去的長年積累的國際人脈。他說與捷克國家博物館Michal Lukeš館長相識於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彼此是認識超過20年的老朋友。當年Lukeš館長曾表達希望與故宮合作在捷克推出展覽,但因故宮文物赴國外展出,須有司法免扣押法條的保障,遂改由他時任館長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於2005年6月與捷克國家博物館合作推出「千面福爾摩沙臺灣的自然與傳統」特展,為臺捷雙方美好情誼奠定基礎。今年4月24日捷克「國家文物保護法」修正案(該法為捷克司法免扣押修法案)正式生效,在司法免扣押的原則下,故宮文物預定於明年9月至12月,首次赴捷克展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而2025年將赴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展出的「龍展」(Dragon: an Exhibition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原訂是於今年龍年展出,但因為疫情爆發被擱置,蕭宗煌上任後發現凱布朗利博物館的現任館長艾曼紐爾.卡薩耶胡(Emmanuel Kasarhérou),正巧是他熟識近30年的好友。他在2001至2004年任職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期間,也曾與馬丁館長合作在高美館推出展覽,因為與兩位館長有交情,蕭院長才能在上任後立刻代表故宮繼續談攏展覽合作案。

故宮即將邁入100週年,任重道遠,所以蕭宗煌上任以後,就提出「專業服務」、「開放多元」、「友善共融」「永續發展」的目標願景,上任一年餘,他一直把專業服務放在第一位,就是希望打造成世界級的專業博物館。期望向公眾提供教育、社群參與及知識共享之多元體驗,守護博物館專業,成為更具社會影響力之博物館,並以文化軟實力立足於全球。讓國立故宮博物院不僅是「臺灣的故宮」、「亞洲的故宮」,更成為「世界的故宮」,以及「全民的故宮」。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5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