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不只是藝術顧問,而是收藏的路上有伴:DWA於陳氏老宅策展「城中客廳」邀你來坐坐
DWA創辦人Caitlin,以藝術顧問的身分策劃這場展覽,背後的動機來自她長年參與、觀察藏家與藝術品之間的互動關係。「城...
「Taipei Dangdai 2025台北當代」那些讓我們駐足的作品:編輯推薦十選
本篇報導將由編輯部從本屆台北當代現場精選數件亮點作品,帶領讀者深入其各自的創作語境,探看它們如何以獨特視角,觸發我們對世...
「[無]信仰」在地漂蕩的智慧──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在戰火中開幕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以「[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為題,聚焦臺灣在動盪世界中的建築韌性與文化視野。開幕式...
洞穴中的失序預言:威廉.肯特里奇《女先知》中知識中介的性別隱喻與當代焦慮
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以劇場、影像與素描等跨媒材創作,探討歷史記憶與殖民經驗。《女先知》借柏拉圖與庫邁女先知的洞穴意象...
「Taipei Dangdai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精選畫廊掃描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匯集53間藝廊,以三大主題展區呈現。「當代網域」(Galleries)聚焦國際與台灣畫廊成熟多...
以小說作為策展實驗,將「母親」角色綿密展開:長椅小姐的「陳美玲」
「椅子」也成為這個展覽的特殊索引,除了長椅小姐的策展動機之外,在《正反拍》的展場中間,也擺放了數張家庭中常見的、具有不同...
Voices X Photo ONE 2025重塑藝術語境,展會亮點搶先看!
Voices X Photo ONE 2025不僅是兩項展會首次合體呈現,更是第一次移師來到華山文創園區的東二四連棟場館...
攝影景框內的「造像」裝置——托馬斯・德曼的媒體擬像與今道子的超現實空間
托馬斯.德曼(Thomas Demand)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歷史的結舌》展出近70件融合紙雕與攝影的作品,呈現...
印象畫廊「方道文山流」 特展從結構談秩序之美
「方道文山流」特展,在基隆美術館圓滿落幕後,移師印象畫廊本館接力展出,多了空間結構的變化與景深,更像是一場在劇場裡的展演...
晚期銅器的嶄新視角: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藝術」特展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聯合籌辦的「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藝術」特展,即是針對中國晚期銅器工藝進行深究,內容涵蓋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