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李志勇談2024城西生活節「笑杯、聖杯、喝一杯」:三場館首次聯手,如何以藝術匯聚萬華的文化自信力?
自2019年起舉辦的城西生活節,透過五年來的策辦與經驗累積,如今成為萬華區一帶指標性的年度活動。每一年,城西生活節都會從...
聲波薩滿,場景炸烤:當歐美未來正緩慢取消,亞洲正喧嘩著多樣性的未來
如果說,聲波薩滿是藉由許多身處創作範疇邊緣的創作者們,集結而成的臨時性場景,藉此以side project突破脈絡與框架...
李奧諾拉.卡林頓,長期被忽略的超現實主義先驅
卡林頓從未真正參與藝術市場。她內向、很少接受訪問,也不愛出名,她更喜歡待在陰影之中,而不是在鎂光燈下。然而,她在世的時候...
草間彌生與影響全世界的小圓點
自2000年以來,草間彌生的市場無論是在增值或是在地理分佈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轉變。2000年代初期,她最著名的作品主要是...
凝神有光,剎那成就永恆:專訪陳智權談「永恆花園」鈦金藝術與珠寶創作個展
臺灣珠寶藝術家陳智權(Aka Chen)專注珠寶工藝逾30載,自1989年成立AKACHEN Jewellery珠寶工坊...
遠.憶:呂克.圖伊曼斯筆下的遠距詩意
如果說圖伊曼斯的作品總是存在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通過這個以感性方能量測的「距離」,藝術家讓作品在藝術和生活之間取...
踏徑「隱辰山居」,尋蹤李真的創作生命
若說李真的雕塑是其內在世界與外部碰撞後的具體現身,這一片尚未被完全整飭、也並不急著規畫的山坡,也好似仍存野生之境的精神領...
超越寫實的精神刻劃者,傾力追尋藝術高度與深度的陳夏雨
踽踽獨行的陳夏雨(1917-2000)被視為臺灣美術史上承繼黃土水(1895-1930)地位的雕塑家,然因低調謹慎的個性...
【調頻至90.0】拍電影是一面鏡子:專訪《曦曦》吳璠、《跳舞的人》黃洛瑤
女影今年迎來31歲,象徵著一個階段性里程碑的重新開始,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在臺灣競賽單元中,出現不少同樣誕生於90年代的...
林恩.查德威克:戰後英國雕塑巨匠的動感與結構探索
查德威克常以感覺主導創作,他拒絕過度解讀作品,認為自己的創作「幾乎是某種『生命力』的導管」。他曾說:「當我開始創作時,我...
文章導覽
1
2
3
4
5
...
4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