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在競爭中堅持品味與身分——專訪阿拉里奧畫廊執行總監周娟禾談韓國市場脈絡與當前挑戰
作為韓國資深的當代藝術藝廊之一,阿拉里奧畫廊(Arario Gallery)創立於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一年。在畫廊現...
在變化的大潮中掌舵——專訪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創辦人李賢淑,談韓國藝術產業觀察與畫廊動向
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創設於1982年,隨韓國經濟與藝術產業一路發展至今,是韓國藝術家走向國際藝壇的重要...
年輕世代崛起:丁丁藝術空間再次站上「2021ART TAIPEI」舞台,丁春誠談未來藝術趨勢與布局
丁丁藝術空間(TING TING ART SPACE)今年再度站上「2021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舞台...
危機中的韌性蛻變,國際文化交流的新典範 Taiwan NOW「合創共製」演進啟示錄
近期即將正式開啟的大型台日文化交流展演專案「Taiwan NOW 」,從完全在東京實體展演的原初企畫,到分別於日、台兩地...
奇幻掃帚揮灑出亮眼價格:艾米莉.梅.史密斯與女性主義藝術
關於以掃帚的形象來取代裸女的角色這點,艾米莉如此表示:「當我通過作品來探討繪畫中的女性裸體等性別內涵時,掃帚成為了一個非...
甜美蛻變再出發:陳韻琳與她的盼望
陳韻琳旅居上海10年返台,後在台南創立工作室成為全職藝術家的她,9月25日迎來於台北舉辦的首場個展「甜美中的盼望」(Fe...
我們不該預設前路有太多漂亮的風景─林亦軒,穿梭在夢與階級的人
這個世界其實存在各式各樣的選擇。尤其作為創作者,更不應該將自己陷入過於單一的環境與軌道,不需要害怕嘗試脫離現在的軌道,當...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台灣不小,建築師不差, 劉培森:我們可以自信做自己
在迎接臺灣走向「第二次館博時代」到來的此時此刻,建築師劉培森團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他是高雄「內惟藝術中心」設計者,為南...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李玉玲的高美館5年,從Co-Branding 到Re-branding
熱情,是投入工作的基本態度,一旦她想做的事,就全力以赴,百折不撓,至於信念,則是自己對價值的堅持,讓她始終不卑不亢,連向...
謝春德「時間之血」
歲月的年齒輪正在倒退,就如當下的CD可以順勢快轉,也可以逆時倒退,在平行的宇宙間,我們稱之「回顧」。藝術家謝春德的電影劇...
文章導覽
1
2
3
4
5
...
2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ARTouch 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V-Touch 藝術影音頻道
ARTbience 藝術環境音
Online Viewing Rooms 線上展廳
小典藏 Artco Kids
Critic Tic-Tac-Toe
更多典藏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De Café 典藏咖啡館
典藏 33 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