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關於「製作」為導向的機構方案——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山口情報藝術中心的共製經驗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關於「製作」為導向的機構方案——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山口情報藝術中心的共製經驗

筆者從實際參與這兩個機構的製作經驗與觀察,這過程中面對的是兩種相當不同的組織工作方法與策略,前者是更宏觀的建立產業鍊,後者則是單點但有力的生產。這些機構能夠被實現,背後還有政策、產業技術與經費等各種條件,雖然未必符合台灣藝術生態的現況,但這種類型的藝術場館,也正好是台灣目前所缺乏的,未來新型態場館的規劃很值得參考。
近幾年台灣有許多新興美術館、劇場或新型態藝術機構相繼成立,為了回應今日當代藝術作品型態的需求,其中一些場館已開始思考以「製作」為導向的機構營運方向,例如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立美術館二館,或是各大雙年展與藝術節機制當中,比重逐漸增加的新製作,這樣的概念逐漸在台灣的藝術機構萌發,但目前大多還處在組織營運方式與創作者之間不斷實驗磨合的階段。 筆者在這篇文章中,將以自身參與兩個國外機構共製計畫...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許家維( 1篇 )

1983年出生於台灣台中,現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2016年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作為藝術家、導演和策展人,他的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在藝術實踐的方式上,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正規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曾經舉辦的個展包括台北尊彩藝術中心《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2021)、北師美術館《銅鐘藝術賞:熊貓、鹿、馬來貘和東印度公司》(2019)、森美術館(2018)、台北尊彩藝術中心《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2017)、台北鳳甲美術館《回莫村》(2016)獲第15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荷蘭凡•阿比美術館《Position 2》(20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