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杰專欄】不義遺址辛酸路―原臺中「和平日報」舊址能否順利保存?
當臺灣老建築潛力文化資產遭遇危機,我們可能大部分人毫無所知,難以引發國人的關注。這讓我想起楊翠說的:「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
【薄荷薄荷】生成AI時代,藝術家手上有沒有黑魔法防禦術——抗抄襲技術是軍備競賽,還是螳臂當車?
網路出現伊始,數十年來全球網路使用者所創造的資料讓圖像生成模型與大型語言模型得以「湧現」(Emergence)。使用AI...
【高森信男專欄】駐村略史:羅馬獎與官營藝術村
海外駐村活動已成為當代藝術世界的日常場景之一:今日的海外駐村活動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定期、固定場地、且由政府支助的駐村計畫...
【張寶成專欄】Web3本來就是for all的:我的社群經歷(之一)
在Web3的世界,人們總是言必出「社群」,而我們知道,這裡的「社群」相比於臉書專頁和IG帳號的「粉絲」,是更有主動能動性...
【蕭文杰專欄】臺北市烏龍踅桌(oo-liông-se̍h-toh)的文資導覽與「文化小旅行」
臺北市長蔣萬安「推動100條文化生態小旅行」其內容是促進文史保存與文化旅遊,結合、觀光旅宿、創意街區共存共榮,這乍看之下...
【薄荷薄荷】防偽與公證,為何真品/珍品需要數位鑄造?淺談信任科技作為一門產業
薄荷薄荷專欄以鑄造(mint)為名,向來分析數位化的前瞻技術如何影響文化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與制度設計...
【張寶成專欄】收藏就是創造:生成數位生成藝術史的Le Random
在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藝術叢集中,今年三月才正式成立的Le Random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這裡沒有作品上架和販售,大家看...
【高森信男專欄】鈔票上的美術史:那些被印在鈔票上的藝術家及名畫們
在日本釋出2024年版日圓新鈔的設計後,便引發亞洲各國民眾討論新鈔設計主題為何許人也的討論風潮。西方美術史教材往往不會刻...
【異評專欄】台北藝博:歷史、潮流,實驗以及核心價值,而立之年的反思回顧
從而立之年的角度上看本次的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台北藝博),那麼或許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歷史的、...
【圖文書與藝術史專欄】藝術潮流下的凱特.格林威
童書作家凱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1846–1901)出生的時代,正好是前拉斐爾畫派開始發展的時候。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