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南方潛能專欄】手拉手,把大家圈在一起:森川里海藝術季的魅力所在

【南方潛能專欄】手拉手,把大家圈在一起:森川里海藝術季的魅力所在

【Column on the Southern Potential】Hands In and Huddle Up: Mpaliw Land Art Festival and Its Charm

在地方藝術季泛濫成災的臺灣,位於花蓮豐濱鄉部落的「森川里海藝術季」有何特殊之處?又有何魅力?2021年「森山里海藝術季」面臨疫情三級警戒的全臺管制,2024年又有403花蓮大地震餘震、颱風所造成的對外交通不穩定狀況,這些自然災難似乎沒有影響這個藝術季的進展,其原因何在?

在地方藝術季泛濫成災的台灣,位於花蓮豐濱鄉部落的「森川里海藝術季」有何特殊之處?又有何魅力?2021年「森川里海藝術季」面臨疫情三級警戒的全臺管制,2024年又有403花蓮大地震餘震、颱風所造成的對外交通不穩定狀況,這些自然災難似乎沒有影響這個藝術季的進展,其原因何在?

長期的在地耕耘作為基底

「森川里海藝術季」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地方藝術季,而是十多年的積累。2010年開始港口部落的水梯田復耕計畫,2011與2012年在休耕的梯田上舉辦水梯田濕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與水梯田濕地音樂季。2017年改名為「米粑流濕地藝術季」,以阿美族「Mipaliw」——「互助而後美好」的意義為主軸,英文名稱為「Mipaliw Land Art Festival」延續使用至今。2018年納入里山倡議,「森、川、里、海」的地景多樣性,而成為「森川里海藝術季」,並從港口、擴展到附近的貓公、新社、復興部落和磯崎部落,13位藝術家進駐,駐村創作一個月,作品皆為現地製作。

「森川里海藝術季」以三年為一輪,類似三年展形式,但更重視前期的地方資源盤點認識、社群關係建立等,前兩年以「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畫」進行部落在地資源踏查、帶入表演藝術家、材料實驗藝術家長期進駐,帶領族人一同進行活動。例如,2020年我參與兩天一夜的表演藝術成果展「Itini kami 我們在這裡」,在現場感受部落活力,從港口的肚皮舞、貓公的鼓樂團、復興的老人家故事演出、新社的噶瑪蘭母語歌謠隊,一直到磯崎的傳統日常歌謠卡拉OK。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磯崎國小大樹下,一群阿公阿嬤一邊剝箭竹筍一邊唱傳統日常歌謠改編的歌曲,像是部落的戶外卡拉OK現場。結束後我跟阿嬤要求買了一大袋的箭竹筍回家,歌聲、箭竹筍肉絲的口感、氣味至今仍縈繞於記憶之中。透過「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畫」的在地深耕,讓「森川里海藝術季」避免煙火式短期效益或觀光導向的操作。因此,非常在乎「這件事與地方的關係」、「社群而非只是地景」是「森川里海藝術季」與其他藝術季最大的不同。

未提供相片說明。
磯崎國小的「卡拉很OK」現場表演。攝影/呂佩怡。

疫情期間的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

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之前,藝術家順利完成了駐地創作一個月,但也因為疫情,沒有舉辦開幕式。策展單位「節點共創」將現場紀錄轉為線上,提供藝術家創作的影像記錄,讓無法來到現場的人仍然可看見這個展覽。同時,也因為疫情限制,物資成為問題,這時更能體會到部落族人自給自足的能力,他們悠遊於山海之間,更有閒暇時刻享受生活,相較於受限的城市人,他們才是富足的「好野人」。

那一年夏天,三級警戒一結束,我們便開車到現場,當時的幾件作品至今仍然有所感觸。例如,藝術家陳建北的訪談勾勒出一整個部落的父親樣貌,他以多頻道影像裝置於貓公部落的傳統集會所之內。港口部落的藝術家Apo’陳昭興與王亭婷的「我對生活很滿意」,收集部落族人勞動時的衣物,裝置成眾人共舞的形象,豎立於海稻米梯田之上。或是瑪籟.瑪卡卡如萬「移動中的部落」,她背著自己編織的藤製背簍,行走於台11線上,在各部落與族人交換物件。每件作品都是從土地長出來,在地文化脈絡、場域特殊性都無可取代,也要求觀眾必須「到現場」。

藝術家Apo’陳昭興與王亭婷的「我對生活很滿意」,收集部落族人勞動時的衣物,裝置成眾人共舞的形象,豎立於海稻米梯田之上。圖片、攝影/森川里海藝術季。

手拉手,把大家圈在一起

今年春天的403地震與其後的餘震造成嚴重蘇花公路、北迴鐵路無法通行,中橫公路也因為太魯閣路段的毀壞而無法通行,在後續的搶修過程,又因暫歇性大雨、颱風侵擾等,位於花蓮縣的豐濱鄉常常處於孤島的狀態。自然災難又讓森川里海藝術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的森川里海藝術季以「Taloan」(阿美族語為「勞動場域的工寮」)作為發想,並透過「銜接」(Articulation)為思考。「Articulation」這個字詞有說、發音動作、表達方式、連接、接合、連貫、關節等意義,「銜接」提供文化轉化的思考,藝術家透過自已的方式成為這個接合點,並以特殊方法表達出來,呈現一個可能面對傳統的當代路徑。

七月初,受邀的八組藝術家來到部落,先進行三天兩夜的部落文化習營,野溪抓蝦、割稻打穀、在海邊生火煮鹽、潮間帶採集、做酒麴釀酒,感受山海間特定的時間/空間,也作為認識在地的第一步。8月中,藝術家進駐各部落一個月,第一個週末參與「創作交流暨跨領域專家學者分享會」,學習地方知識,之後開始構思、拜訪族人、尋尋覓覓適合的場地、材料,再到作品的製作、裝置等,試圖在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之中找到連接點。這個藝術季其他有意思的安排包括:由部落青年擔任規劃和講師的「火堆論壇」、由部落族人擔任作品導覽、豐濱聊聊(老人家說、年輕人寫、小孩子畫、部落的人聊部落的事)等,透過這些活動試圖做到以藝術行動推進部落社群動能。也就是不僅是藝術的現地創作,更是地方創生的可能。

在這些受邀藝術家中,約有1/3是我所不熟悉的,而不熟悉反而成為我對這個展覽的驚喜。例如,羅婕茹與黃俊男來自紡織與生物專長,他們組成「以時工作室」推廣自然生活、友善農耕與生活工藝。「山海同坐」這件作品在位於復興部落居高臨下的面海梯田,搭建一處茶席空間。這個空間以藍染工藝懸掛於上,當風吹過會像海浪一樣翻動,而來到此地的觀眾也可喝一杯在地植栽的香草茶,享受片刻風景。這件亮眼作品的出現其實是個意外,因為403地震,原受邀的荷蘭藝術家擔心害怕地震,無法前來。當外來者無法抵達,在地的藝術工作者接替,反而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山海同坐」一作在位於復興部落居高臨下的面海梯田,搭建一處茶席空間。攝影/呂佩怡。

洪琳茹與黃建寰的「看不見的風景」,思考「初來乍到此地的人可以做些什麼?」他們在探勘過程被部落中常見的小圓藍色鐵皮所吸引,他們興起「以物易物」的念頭,用新的鐵皮去交換舊的,並在過程中跟部落族人交朋友。這些被收集來的藍色鐵皮,其色澤、質感都因為長期暴露於自然之中而變成多樣,他們用這些鐵皮搭建一處藍色小屋。小屋所設置的所在地是公路旁一處被植物佔領的廢墟,這個面海的空間原本是海巡的休息辦公室,是一處「看不見的風景」,兩位藝術家與部落族人以勞動力清理空間,讓空間原本使用過的痕跡、海景第一排的景觀再現。他們寫下:「我遇見的深藍是你口中的日常,而你的日常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

洪琳茹與黃建寰的「看不見的風景」,思考「初來乍到此地的人可以做些什麼?」。圖片、攝影/森川里海藝術季。

藝術家張恩滿一直站在都市原住民的視角來銜接傳統智慧與都市生活的現實,此次她在貓公部落開心農園以都市原住民收集廢板材建構空間的方法,搭建一處休憩之處。「植物誌轉印術–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作品是從一首排灣族大鳥部落的古調「請問芳名」出發,歌詞中提到的植物「文殊蘭」是被詢問到的小姐用以比喻自身的形容,而文殊蘭也恰是貓公部落的古地名「Fakong」。張恩滿將這些原鄉採集與傳統文化慣習有關的多種實用植物翻成石膏模,安置於整面牆,讓這些「應該被記住的」作為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

「植物誌轉印術–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將這些原鄉採集與傳統文化慣習有關的多種實用植物翻成石膏模,安置於整面牆,讓這些「應該被記住的」作為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圖片、攝影/森川里海藝術季。

這三年移居台東鄉成功鎮的藝術家劉玗,是我熟悉且喜歡作品的藝術家,然而這次的「是月亮還是太陽?」又帶來另一次震撼。劉玗使用港口部落的神聖之地、鐘乳石洞穴的「月洞」作為計畫場域,開幕當天藝術家化身為導覽員,為搭乘小船進入月洞的觀眾說故事,故事雜揉著寡婦祈雨的神話傳說、部落耆老訪談,以及藝術家個人的虛構敘事,搭配月洞的在地導覽員陳夏美撐槳划船唱起傳統歌謠,歌聲在洞穴中迴盪,作為這個特定場域展演的結束。

阿美族為母性社會,他們常說阿美族的男性是月亮,女性是太陽,但漢人的男性社會也影響著當代部落,女性的地位變得更為複雜、幽微,更多說不出口的感受,這也是作品標題「是月亮還是太陽?」想要探問的當代議題。劉玗在駐村港口部落走訪搜集祈雨祭故事,在訪談的過程中老人家幫她取名為「Folad」,在阿美族語中是「月亮」的意思,這個意外的「被命名」也讓「是月亮還是太陽?」也成為藝術家自身的叩問。

「是月亮還是太陽?」使用港口部落的神聖之地、鐘乳石洞穴的「月洞」作為計畫場域,開幕當天藝術家化身為導覽員,為搭乘小船進入月洞的觀眾說故事。攝影/呂佩怡。

讓發電機燒到沒油的開幕晚會

9月15日的開幕活動現場可深刻感受到這個藝術季的生命力,以及這個藝術季與眾不同之處。先是主辦單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同仁皆在現場,成為服務大家的工作人員,親切地跟部落族人聊家常。長官致詞貼近現實,言之有物,談到過去,也提出願景。當晚擔任表演者皆為在地的歌手,像是居住在貓公的桑梅娟、港口的阿努等,現場的Ina(伊娜,阿美族語為母親之意)一起高歌同歡,連林業保育署同仁都與族人、觀眾手拉手,圍在一起跳起舞。晚會結束,部落族人說不想走,還要繼續。承辦藝術季的「節點共創」策展人蘇素敏拿著麥克風,大聲宣布:「今晚沒有結束,讓發電機燒到沒油!」。這個開幕的after party不僅是不同年齡層的族人各自圍圈、聊天歌唱,藝術家繼續喝酒開玩笑,連林業署保育同仁們也繼續待在現場同歡。

森川里海藝術季是我見過最有溫度的開幕,也在其中深刻感受到公部門、在地社群、策展單位之間的深厚友誼。策展在此是照料、是陪伴、是時間釀的味道。

呂佩怡( 1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