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_OR_,「問問題計畫」的非結果導向支持系統

_OR_,「問問題計畫」的非結果導向支持系統

_OR_, “THE QUESTION PROJECT” and Its Non-result Oriented Support System

不難發現「問問題計畫」的作品皆在看似對立的答案中,時常角力出一處我們無法輕易回答、且具深刻反思意義的暫時性思辨時空;若再拉出藝術家創作脈絡的前後時間軸,則會發現這樣的支持機制,不僅在他們的創作生涯中扮演承先啟後的地位,亦有開創新創作方向的意味。

「香蕉幣」的互信與交換機制

今年(2023)覓計畫「問問題計畫」帶來的展覽為藝術家李奎壁的「香蕉幣」,以「TRADE OR TRAP?」(交易或陷阱?)為核心命題。展覽回訪日本在20世紀曾於殖民地短暫發行的軍票「香蕉幣」,指涉香蕉作為熱帶地區常見的經濟作物,透露著上個世紀帝國主義擴張的慾望。其中作品《香蕉幣計畫》透過遊戲積分,可以選擇兌換真實的金屬香蕉雕塑或虛擬的NFT,反映現行的經濟與金融體系之互信與交換機制。展覽現場也帶來從日本帝國為宣傳臺灣香蕉所發明的食譜製作的香蕉食品,香蕉與身體的熱量「交換」亦在此形成有趣對照。

展覽回訪日本在20世紀曾於殖民地短暫發行的軍票「香蕉幣」,指涉香蕉作為熱帶地區常見的經濟作物,透露著上個世紀帝國主義擴張的慾望。圖為「香蕉幣」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李奎壁過往的創作即常以真實的歷史符碼作為索引,再透過虛構的一套敘事系統,暗諷現今全球跨國經濟體系的殖民與剝削。2020年的「鑽石島-李奎壁個展」即呈現她在柬埔寨駐地時,觀察到當地都市計畫在跨國資金和各地開發商陸續進駐後的急速變化的現象。像是作品《鑽石夢》(2019)就以柬埔寨金邊鄰近島嶼的開發案例為基礎,邀請表演者在複製的凱旋門建築前,重新演繹過去柬埔寨在馬賽殖民地博覽會的表演,隱喻不論是歷史的殖民情境、或是當代的精神文化,柬埔寨始終沒有解殖,甚至在新自由主義下迎來新一波殖民。

2021年的「TransBorder」系列,李奎壁也關注因政治、經濟角力而被迫跨越各國邊境的移動族群,呈現脫離政治權力和法律保護之外的生命狀態,並以虛構的角色和公司,讓觀眾意識到日常生活中關於勞動、離散及生存的價值觀。

從這幾年的作品案例來看,這次的「問問題計畫」的「香蕉幣」明顯延續李奎壁過往的創作脈絡,且更完整地將跨國經濟與殖民議題,透過日常生活的食物(香蕉)延展至多方面的討論,既幽默又精準引領我們看向習以為常卻不理所當然的經貿產業鍊。

「香蕉幣」明顯延續李奎壁過往的創作脈絡,且更完整地將跨國經濟與殖民議題,透過日常生活的食物(香蕉)延展至多方面的討論。圖為「香蕉幣」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問問題計畫

由洪建全基金會成立的覓計畫主辦之「問問題計畫」,自2015年以來已累積八檔展覽,每年由工作團隊列舉出適合的藝術家人選,再交由執行長張淑征挑選,獲選的藝術家必須提出一個探討社會、文化與生命內涵的問題,在一年期間透過全新的藝術創作來回應,並在展覽期間舉辦可以和觀眾互動、對話及提供參與體驗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創作理念。

相較於一般常見的創作補助,問問題計畫是以不預設結果及主題的方式進行,只需在期間定期向覓計畫回報工作進度,也因此獲選藝術家過去的創作脈絡是否能對應當代社會目前發生的議題是很重要的考量,張淑征認為「藝術應該是走在前面,不是作為策展的題目之一、也並非是獎項項目的後面,『不預設成果』是希望能透過定期溝通的陪伴方式,從觀眾視角來跟藝術家對話。」

在看似對立答案的角力間,創造一暫時性思辨時空

除今年李奎壁提出的「TRADE OR TRAP?」,2020年獲選藝術家劉玗也在「TRUTH OR MYTH?」的提問中,帶來《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一作。該作品匯集眾多民族流傳的「大洪水」創世神話,逆反人類文明慣於分門別類且講究證據的理性科學邏輯,展開精神文明中的共時與變異的「意識狀」劇本,挑戰現代社會由「知識訊息」建構的世界秩序。

劉玗的《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挑戰現代社會由「知識訊息」建構的世界秩序。圖為「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不同於過往的《停泊在車站的愚人船》(2016)、《凹凸史》(2018)共享多重碎片敘事的影像的空間裝置,《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轉化成鏡框式舞台,並透過雕塑和投影之間的設計安排,製作出一以線性影像敘述為主的無人劇場。後來不論是和吳思嶔共同創作的《逃逸路線》(2021),又或是他們於國立臺灣美館的環形沈浸式空間U108的《Ladies》(2023),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型態已成為劉玗重要的創作形式,且尤其透過現有文本的重新編輯,對既定的系統重新分類、詮釋與串接,在敘事與非敘事的多重/單一辯證挑戰中,開展出更多未來閱讀視角。

《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轉化成鏡框式舞台,並透過雕塑和投影之間的設計安排,製作出一以線性影像敘述為主的無人劇場。圖為「假如敘述是一場洪水」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2018年度的獲選藝術家李明學,在「CERTAIN OR UNCERTAIN?」的提問中帶來個展「邊界」,他組織一團隊,在超商、量販店等購物場所中,尋找保存時間與展覽結束日期相同的商品,並在展覽結束那天將即期食品製作成精美外型的食物供觀眾食用,探討在消費主義社會中各種物品被設定的生命終點(保存期限),如何制約我們的消費習慣,而在終點過後其價值又是如何。隔年(2019),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的個展「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李明學不僅擴大討論物品及其所代表之意義的關係,甚至在誤讀的分岔中,衍伸探討我們對物件在現代性既定規則下的其他可能。

李明學在計畫中組織一團隊,搜集保存時間與展覽結束日期相同的商品。圖為「邊界」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還可以回朔至2016年,張碩尹、鄭先喻以「DO OR DONT?」作為命題的展覽「棲息地」,其中《棲息地》與《即付現用》的裝置,觀眾在作出選擇的同時也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命存亡,展覽牽動了我們面對不同物種間(蚊子/魚)生命價值衡量的敏感道德神經,透過選擇來反映觀者內心的價值體系。

《即付現用》透過選擇來反映觀者內心的價值體系。圖為《即付現用》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有趣的是,若對照張碩尹前後所發表的作品,恰好可以清晰看到他創作循序漸進的思考脈絡。首先他於前一年的《斜紋夜蛾》(2015)即透露他對於生物彼此延續生命的思考,他在一共生實驗的溫室系統內,食用高蛋白幼蟲的同時又搜集尿液灌溉葉菜,建構出小型的生態圈。後又於2019年北美館的個展「Kosmos」中,展出新作眾多機器結合標本的新作,引用科學、現代、理性等角度介入生態系統,模糊我們對於生命與非生命、動物與人類的界線認知。

「問問題計畫」的作品在看似對立的答案中,時常角力出一處我們無法輕易回答、且具深刻反思意義的暫時性思辨時空。圖為《棲息地》展覽現場,覓計畫提供

不難發現「問問題計畫」的作品皆在看似對立的答案中,時常角力出一處我們無法輕易回答、且具深刻反思意義的暫時性思辨時空;若再拉出藝術家創作脈絡的前後時間軸,則會發現這樣的支持機制,不僅在他們的創作生涯中扮演承先啟後的地位,亦有開創新創作方向的意味。

非結果導向的支持系統 

綜觀臺灣藝文環境,多倚靠公部門的資源支持,許多青年藝術家長期仰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一年一補的常態補助,以及成果導向明確的文化標案。

近幾年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公部門積極推出大型預算及較友善期程的支持專案,像是國藝會於2019年推動的「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就給予二至三年的計畫執行時間,鼓勵藝文工作者以長期策略的藍圖來擘劃。今年文化部又再推出「文化黑潮」,以視覺藝術類為例,該專案提供中壯世代藝術家參與國際展覽,以及鼓勵視覺藝術產業參與國際具交易模式展會,可見文化部已將國際藝術市場納入公部門支持的策略之一。

私人機構方面,臺灣藝術文化圈最大的藝術獎項——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新藝術獎,每年會由該年度的觀察員與評審,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予獎金,在資源投放策略上,可說是支持得獎藝術家的後續發展。

從上述具代表性的公私資源分配系統中,可觀察到創作者若要取得創作的支持門票,勢必得朝向高度結果導向的企劃書撰寫、符合策展人的策展主題,或先行製作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方才可能。在充滿實驗與意外的創作過程中,還得仔細衡量與細緻評估,才不會脫離計畫書的KPI需求,而錯失成為一個「好作品」,淹沒在眾多的競爭者中。

洪建全基金會的問問題計畫,在現行的補助系統中找到縫隙反向操作,不將成果和市場視為目標導向,反而期待能將資源落實在藝術家身上,陪伴他們去試探、去實驗、去大膽提問,讓整個藝文環境的支持系統能更完整包裹不同類型的創作形式,而這些作品也都明顯成為藝術家創作脈絡中重要的節點。

陳思宇(Sih-Yu Chen)( 78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