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前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時代」的策展機制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生產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前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時代」的策展機制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生產

【A Look Back at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How Did The Contemporary Turn The Corner?】The Era Before “Taiwan International Austronesian Art Triennial” Curatorial Mechanisms and Production of Indigenous Contemporary Art

高美館在2007 年至2009年開始推動「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對於前段所述的獨立策展人與部落原住民藝術家們之間的共生關係的影響或者衝擊毋寧是巨大的,美術館策展機制所代表的機構權威,及公部門資源的挹注,除了前述策展機制本應具有的文化生產者的知識性角色之外,又兼具公部門資源對藝術產業加碼投資的促發作用。無獨有偶,在高美館的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後,其他重要場館及公立文化機構,例如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北美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各縣市文化局及美術館,也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後紛紛對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策展產生興趣並投注資源。
2023年10月的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TIAAT,以下簡稱南島三年展),為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領域首次以均具有臺灣原住民身分的雙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以及那高.卜沌 (Nakaw Putun)以主導性的地位在臺灣本地進行策展的國際大展,不但展現出該領域十餘年來策展理論與實務發展已接近成熟階段,且不異於宣告此後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領域面向並參與全球藝術生產連結,成為...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林育世(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