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

落實永續、深耕在地、前瞻科技:高美館公布2025重點計畫;11月自策展Von Wolfe顛覆美學邊界
2025年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公布年度三大重點:落實環境永續、強化深耕在地藝術家、前瞻AI科技。具體包含了館...
高美館公佈「2025高雄獎」得獎名單,丘智偉、林弈軒、王仲平榮獲首獎
本屆高雄獎共有376位藝術家報名參賽,其中包含14位外籍藝術家;經各領域的專業評審審查,最終評選出首獎3名,恭喜由丘智偉...
【調頻至90.0】只把名字放到既有藝術史中是不夠的:記臺灣下半年由展覽開展的陰性視野
百年後的臺灣,今年就有三檔從不同面向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都為今年的藝術現場帶來截然不同的陰性視野。也因應這個現場,其他...
「珍珠」是為了自我修復傷口而分泌的物質:高美館以女性藝術所共構的南方視野
展名「珍珠」取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中文譯名,在海洋民族與島嶼文化脈絡中,海洋並非是隔絕的高牆,而是...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館長?】館長們的感想與展望
美術館館長們如何在體制的限制與可能性之間找到平衡?在本次專題中,我們採訪了多位現任與曾任職於公立或行政法人美術館 的館長...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館長?】美術館館長該具備什麼特質?
在這全新的藝術環境風景中,關於美術館的人力資源結構與館舍發展方向的再討論,也再次成為了當下必要關注的課題,而「館長」恰是...
高美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首推聯合典藏展,「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編織綿延史觀
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30週年年度大展「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Ocean in Us)(以下簡稱「珍珠」...
如果我們終將與AI共同生活,他是否能像山一樣思考?高美館「山演算」的新生態系統
策展人引用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新星世:即將到來的超智能時代》中的概念,如果未來我們終將與AI共同生活、甚至被AI主宰...
【童年的美術館】從遊戲中發掘創造性與學習的本能——高雄市立兒童美術館
回首創建初期,洪金禪表示,儘管許多地方都需要摸石頭過河,但分齡的規畫以及動手的想法卻是一開始就奠定的概念。找藝術家一同合...
世界名作搶先看!高美館攜手泰德美術館,呈獻「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重量鉅作
高雄市立美術館年度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攜手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於今日(28)舉辦開幕預展,眾多貴賓皆出席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