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的典藏策略一直是館舍經營方向的一重點觀察面向,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於2019年藉由美術館空間改造的時機,推出「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計畫,意圖透過主題式策展來重新盤點典藏品。南方在歷史的想像裡,相對於北方,有隱含著外於主體、中心等強勢文化之詮釋寓意,不僅是為了與全球藝術史鏈結,更意圖凸顯高美館不同於臺灣其他館舍的自我定位。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呈現日治時期到戰後,日洋畫家、南方畫會及在地藝術社團發展的面貌;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則接續從1970年代一直到解嚴後,呈現隨著白色恐怖、工業化、現代性發展等社會氛圍,積極開創自我語彙的藝術家們如何用創作來「衝撞」。今(2024)年迎來第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以下簡稱「珍珠」),首次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共同策劃,不將視野聚焦臺灣,而是串連東南亞的女性藝術家作品,來對話出一種普遍性的南方陰性視野。
展名「珍珠」取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中文譯名,在海洋民族與島嶼文化脈絡中,海洋並非是隔絕的高牆,而是連接彼此的載體;珍珠則是沙粒或其他雜質落入海貝中,海貝為了自我修復傷口而分泌的物質,珍珠在人類史上亦扮演著交易、交換的珍貴籌碼,也有守護與祈福之意。展覽即是取自海洋與珍珠的多重意義,呈現南方各地女性藝術家透過創作來自我修復及關照世界的樣態。展出共39位來自臺灣與八個東南亞國家的女性藝術家,結構上則主要分為「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康」、「非人類與生態」四個象限。
身體風景— 慾望、符號、父權
第一單元「身體風景」單刀直入的從視覺上探討女性的身體,以藝術史來看,女性身體時常會被視為男性凝視的對象,這種觀看與被觀看的權力關係不僅形塑了兩性的位置,也造就社會整體對於性別想像的既定結構。藝術家侯淑姿在1990年代的代表系列作品「窺」連續動作攝影的手法,拍攝一名身穿洋裝的女子漸漸撩起自己的裙子,然而在裙底毛茸茸的物件是一束花、條狀物則是一條香蕉,幽默揭示凝視的父權。另一緬甸藝術家妮格.雷(Nge Lay)同樣打造一大型女性陰部造形的金色軟雕塑《金色大門》(2016),在陰道洞口擺放著雙頻道螢幕的影像,觀眾得將頭探進陰道口才能看到影像,影像呈現的是懷孕過程的超音波以及宇宙,指涉女性的陰部是整個世界/宇宙的起源,同時金色在緬甸也有「神聖」的意味,而此看向陰道口的動作也對極端父權的緬甸社會造成極大的震撼。
馬來西亞藝術家安.薩瑪特(Anne Samat)《不再盲目,因此我們永垂不朽》(2017)與林介文系列作品「我的傳統服飾不傳統」(2012),分別從文化脈絡上去呈現身體的符號。《不再盲目,因此我們永垂不朽》將餐具、耙子等各種現成物,透過傳統編織技法織成馬來西亞傳統服飾,但卻刻意模糊其中的性別特徵,來強調流動的身分及曖昧國族認同。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服飾亦時常象徵一個人的身分地位與認同,林介文從傳統文化中去提取編織的符號,透過體重新穿戴與演繹,顯現當代原住民面對的新困境與挑戰。
新加坡藝術家王良吟《消失》(1994)與印尼藝術家蒂塔魯比(Titarubi)《微乎其微的陰影#9》(2009)則以雕塑裝置關照女性孩童。《消失》將展場佈置成一有著沙發、茶几、門的家屋樣貌,並懸吊著多件孩童的白色洋裝,探討在傳統華人重男輕女的社會結構中,女嬰遭到殺害的行為;《微乎其微的陰影#9》藝術家翻模自己女兒的身體,製成一座座刻有阿拉伯文的兒童半身像,具有禱告與保護自己之意,批評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透過宗教方式鼓勵當地鄉村的婦女早婚。
療癒之方—修復、關照、愛
人們在遭受創傷的時候,時常透過各種身心靈照料的轉化儀式來療癒,「療癒之方」的藝術家多是展現她們如何透過藝術來照料自己或是關照世界。泰國藝術家碧娜里.桑比塔(Pinaree Sanpitak)《花環:精神保障》(2014-2015)取自泰國傳統花環「phuang malai」的造形與象徵意涵,具有祈福、供奉之意,每一朵花都是由藝術家母親以及助理合作完成,他們共同在摺縫裡按進時間,層層疊疊串起每一位操作者的生命。臺灣藝術家柳依蘭《一個藝術家的愛.慾》(2007)在畫面中也呈現女子懷孕、生子、結婚、面對死亡的多種情境,探討著女性在多重身分轉化下的處境,橫幅開展的畫面也彷彿將她們生命集結成一股相互陪伴的力量,兩件作品都呈現女性團結及關照他人的力量。
臺灣藝術家陳云《好久不見(系列一)》(2012)與蔡佳宏《褶肉記—生機之域》(2020-2022)都真誠的透過創作來面對自己的經歷,並展現自我成長與生命的價值。陳云作品如同一場對死亡的輓歌,總共由51組紙紮人偶構成,每個人偶都有一段「怎麼死」的故事,面對漫長的成長路程,人偶彷彿乘載了藝術家生命的苦痛;另《褶肉記—生機之域》(2020-2022)蔡佳宏將車禍創傷和癌症治療的經驗化成陶土創作的動機,創造出一種果肉鮮美至腐敗的時間過度感,看著流淌著鮮紅色汁液的果肉,我們甚至無法拋去腦袋中浮現動物腐肉的畫面,生命是衰敗與華美並存。
遷徙與安康— 離散、移民、軌跡
「遷徙與安康」這個單元從女性藝術家的角度,來看移民遷徙的過程以及所遭遇的狀況。臺灣藝術家洪素珍以自己的移民經驗出發,作品《東/West》(1984、1987)同一個嘴唇一分為二,一邊講著中文、另一邊講著英文,呈現1980年代她在美國所遭遇的文化衝擊。臺灣原住民藝術家武玉玲《生命軸》(2018)則是呈現家鄉部落在莫拉克風災過後,不得不遷村的傷痛,《生命軸》是由鮮紅色棉線彼此交錯纏繞而成的雕塑,象徵著族人們之間緊密的共生互助關係,而漏斗狀似子宮造型也象徵著生命的重新開始。
同屬討論移民的作品亦有蔡佳葳《高雄港漁工之歌》(2018)與吳瑪悧《帝國的滋味》(2023),《帝國的滋味》記錄六位在不同機緣輾轉至旗津生存的移民們,他們對於食物的記憶;《高雄港漁工之歌》則邀請八位高雄港的外籍漁工吟唱家鄉樂曲,兩件作品皆透過某物件來重新聆聽、認識移民遷徙的生命經驗,在看似吟唱與飲食的甜蜜日常背後,充滿著不得不離開的理由。
東南亞藝術家作品裡呈現的移民,相較於臺灣的政治局勢則有不同的離散經驗,來自越南的藝術家蒂梵妮.鍾(Tiffany Chung)《重建出走歷史:船隻軌跡、第一收容港及重新安置國家》(2017)以製圖學的方式呈現難民流亡的軌跡,記載著1979至1989年間越南政治難民逃離祖國的路線,在地圖上呈現跨時空的路線聚合,記錄下未被官方書寫的歷史;另一印尼藝術家丁婷.烏利亞(Tintin Wulia)《我們不記載花》(2010)也是移民地圖,不同的是她是以香料(採用辣椒、紅蔥頭、香草等)作為路徑,香料在人類的歷史上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促成地理大發現、跨國經濟殖民等,此地圖不僅標示著身體的移動,也揭露移動背後資本與政治的複雜性影響。
非人類與生態—跨國、殖民、非人
「非人類與生態」單元,探討在我們生活中被忽略的動物、環境,甚至是對於整體生態系統的反思。臺灣藝術家羅懿君《芭娜娜‧バナナ‧Sagin》(2013-2014)運用風乾的香蕉皮重現一張日本殖民時期香蕉市場的照片,反映自然物的跨國遷徙與全球資本主義之間的緊密關係;同樣的議題也反映在露西.戴維斯(Lucy Davis)《柚木之道》,作品聚焦她在新加坡小印度區尋得的一張1950年代的柚木床,她運用DNA技術追蹤到該木頭的原產地並前往造訪,從中不僅呈現了薩滿與科學的技術對立,也從日常物件看到東南亞錯綜復雜的政經歷史。
最後,阿拉雅.拉斯迪阿(Araya Rasdjarmrearnsook)《為女屍讀詩(哀悼系列)》(1997)也許可以為這個展覽做個總結。該作是阿拉雅探索死亡與哀悼儀式的重要作品,也是她首支為人類屍體朗讀的動態作品。影像中一名無名女屍趟在一透明容器中,身上覆蓋著白布,藝術家背對觀眾柔和吟誦「Inaow」的詩句—根據爪哇傳說來探討愛與慾主題的數百年泰國史詩—為素昧平生的死者哀悼與祝福。我們雖然聽不懂吟誦的內容,但跟隨藝術家悠長細棉的嗓音,彷彿能跨越語言隔閡、意識型態、身分認同、政經局勢,單純回到生命本身,去為另一生命的逝去哀悼的普世價值。若再回過頭看這次高美館「珍珠」這檔展覽,加入了新加坡美術館與國家美術館的典藏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地區的女性藝術家所面臨的不同困境,也看到在文化脈絡極度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似的經驗,而透過作品的對話,彼此理解、共感、甚至共存,創造一陰性的普遍性經驗以抵抗主流社會的既定框架,同時「珍珠」也反映高美館作為地理上「南方」的美術館,在30週年之際,所預告的未來關懷策略。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4年11月號386期
藝術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