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宏
【調頻至90.0】只把名字放到既有藝術史中是不夠的:記臺灣下半年由展覽開展的陰性視野
百年後的臺灣,今年就有三檔從不同面向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都為今年的藝術現場帶來截然不同的陰性視野。也因應這個現場,其他...
「珍珠」是為了自我修復傷口而分泌的物質:高美館以女性藝術所共構的南方視野
展名「珍珠」取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中文譯名,在海洋民族與島嶼文化脈絡中,海洋並非是隔絕的高牆,而是...
視角的轉換與創作的連結:第21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由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自5月9日至12日陸續邀集第2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分享創作內核。...
過度與衰竭:蔡佳宏個展「褶肉記」中的時間體積
以陶藝雕塑走入當代藝術的眼界,蔡佳宏以大膽的嘗試,將一般對於物質性的感官經驗改寫,創造觸覺、嗅覺、味覺的想像,並以極富生...
洪瑄、翁榛羚、蔡佳宏獲2023高雄獎首獎,1月22日起高美館登場
2023高雄獎歷時一年的過程,自徵件、初審,再至複審,於今日公佈得獎名單,由洪瑄、翁榛羚及蔡佳宏獲得首獎,各類項共優選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