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防災包】開箱藝術家的防災包:蔡咅璟與區秀詒談戰爭想像與創作如何可能

【藝術防災包】開箱藝術家的防災包:蔡咅璟與區秀詒談戰爭想像與創作如何可能

【Disaster Emergency Kit for Art】Unboxing Emergency Survival Kits of Artists: Tsai Pou-Ching and Au Sow Ye on Wa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 Possibilities

談論到若臺灣發生戰爭,藝術家在災害中會扮演什麼角色。蔡咅璟認為藝術家有某種責任要去消化災害的苦痛。區秀詒則懷疑若是這個情境,自己還會不會是「藝術家」這個角色,對於要不要繼續創作可能也會很糾結,因為創作好像不能算是人的基本需求,她也自認為並非是療癒系的藝術家。
「如果現在是戰爭時期,你的防災包裡面只能帶三樣東西來創作,你會帶什麼?」 「紙筆、夾鏈袋、研磨器具」蔡咅璟說。 「紙筆、太陽能行動電源、手機」區秀詒說。 「蛤?帶行動電源和手機是作弊吧!」 蔡咅璟2024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帝國的標本」中,作品《關於戰爭的三則記事》以討論雛鴨標本展開,將觀者拉進一段關於殖民與戰爭交錯的動物史敘述。他梳理了殖民地加工產業與動物資源的運作鏈條,也回望戰時為了...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陳思宇(Sih-Yu Chen)( 127篇 )

藝術研究與評論人。典藏雜誌社企劃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關注音像藝術、跨域製作與文化環境,近期正嘗試藝文內容的另類編輯。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歷史文物》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周書毅與鄭志忠,擁抱差異的劇場實驗」企劃編輯、《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E-mail: sihyu0322@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